联合大报

婺城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枝繁叶茂”

点播: 2018-04-07

  本报讯(记者郦莎、通讯员周莹)“近年来,明显感觉到我们村的治安变得比以前好了很多,赌博、偷东西的现象变得少了,老百姓们参与村庄建设的积极性变高了,这些都得益于民主法治村建设啊!”居住于白龙桥镇叶店村的叶大爷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走进白龙桥镇叶店村,这里环境优美、民风淳朴。近年来,叶店村高度重视“民主法治村(社区)”建设,按照省市“民主法治村(社区)”建设标准,完善制度,规范台账,取得了明显成效。2017年,新一届村两委精诚团结,进一步增强了村干部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通过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长效工作机制,使叶店村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民主化、法治化和规范化,依法办事在叶店村蔚然成风。

  而叶店村,只是全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一个缩影。

  婺城区作为金华市中心城区,地理优势得天独厚。近年来,婺城区司法局着力把民主法治村(社区)建设融入社会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大局,积极探索实践,因地制宜推进改革创新,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目前,已创建8个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57个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224个村(社区)建有法治宣传橱窗(覆盖率达到58.6%),进一步提高了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专业化的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水平,切实增强了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能力。

  各村(社区)在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过程中,结合自身实际,以民主选举为契机,推进农村、社区法治建设。在2017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选民的合法权益,圆满选举产生了以村(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各项配套组织体系。据统计,此次选举中,婺城区18个乡镇(街道)共选举产生新两委班子共2626名,新当选的376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集体在媒体上晒出创业承诺,确定包括平安创建、依法治理、法治宣传等“自诺”实事项目1094个。

  以民主决策为平台,增强干部、群众法治意识。对于重大事项及群众比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先提交支部大会和村(居)民代表大会讨论,把意见和建议作为村(社区)班子考虑和决策的重要依据,这种做法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参与村(社区)各项事业的积极性,使群众既成为制度的制定者又是制度的执行者和遵守者,保证了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以民主管理为抓手,促进制度、治理规范水平。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健全基层自治的各项制度,把群众的权利义务、各项事务的程序、规划建设、社会治安、村风民俗、婚姻家庭等方面的要求规定得清楚明白,使各项事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强化农村法律顾问工作,有效整合和利用律师、老娘舅等资源下基层,积极做好公共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

  以民主监督为护垒,融洽党群、干群鱼水关系。成立主要由有威望的老干部、老党员和村(居)民代表组成的监督委员会,对村(居)务、财务管理实施全过程的监督,同时村(社区)三套班子人员每年进行述职述廉报告,在党员和村(居)民代表大会上对干部从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测评。

  此外,实行党务、村(居)务、财务公开制度,情况上墙公布,定期公布重大事项及落实情况、计划生育政策、优抚救济物发放情况等。

  家家尊法,法治安邦;户户守法,社会康宁。通过民主法治村(社区)建设,如今,婺城区各村(社区)事业稳步在法治轨道运行,民主法治村建设不仅增强了基层干部的廉政意识及照章办事的自觉性,更透过民主参与及监督,让群众对村(社区)的意见少了,与干部的矛盾少了,对村务的猜疑少了,关心村(社区)集体荣誉的人多了,极大密切了党群与干群的联系和沟通,助力了婺城法治事业建设再上新台阶。

上一篇:习近平举行仪式欢迎津巴布韦总统访华并举行会谈

下一篇:新建区首届“十大法治人物”获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