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大报

文艺节目传递法治理念 普法按市民需求“分类”

点播: 2018-04-27

(原标题:文艺节目传递法治理念 普法按市民需求“分类”)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七五”普法规划,今年以来,龙泉驿区以领导干部和青少年学生为重点对象,以法律“七进”和法治大讲堂为载体,打造法治文化基础建设,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不断创新普法形式、提升普法实效,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取得了良好的群众口碑和社会效益,为龙泉驿区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创新普法形式、宣传平台

在龙泉驿区各法治宣传活动中,最受老百姓欢迎的便是法治文艺节目。其中,以“反腐倡廉”为主题的海剧《法定乾坤》给许多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在戏剧专家研讨会上,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自去年10月首演以来,《法定乾坤》已在龙泉驿区开展多次巡演,观看过节目的观众纷纷表示,该剧利用知名度高的包公来诠释“法不容情、清正廉洁”的价值观,并没有生硬地讲大道理,而是通过两个故事给大家讲述反腐的时代主题,很有趣味性和现实性,是新时期“接地气”的好节目。

《法定乾坤》得到成功后,龙泉驿区趁势研发出来一批法治文艺作品,创编的围绕龙泉驿洛带、西河刘氏、庞氏、邱氏三大乡贤家族,提炼法治、清廉、仁爱、孝善四大核心家庭教育精神,以各家族家风家训为引导,传递法治廉洁、爱国之情的大型法治歌舞情景剧《别样年味·家风年》, 在全区12个街镇乡进行了巡演后,同样深受欢迎。除此之外,今年,龙泉驿区的法治微电影《薪泪说法》《三斤土鳝鱼》分获司法部全国法治动漫微电影三等奖和“法治中国 四川微电影”二等奖。

法治文艺作品的质量广受好评,是龙泉驿区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发展的第一动力的体现。为了扩大作品影响力,也创新普法宣传平台,今年,龙泉驿区以“互联网+法治宣传”为新平台,实施了“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计划。记者发现,点击进入法治龙泉驿微信公众号,可以看到法治之声、学法用法、法律服务等版面,市民从中既可以掌握法治新闻,也可以学习法律知识,还可以进行法律咨询服务。

据统计,今年,龙泉驿区发送了普法宣传短信120万条,“龙泉普法直通车”推送手机报24期,龙泉普法驿站、法治龙泉驿普法公众微信发送宣传信息2930条,腾讯、新浪普法微博原创、转发11132条。

除了打造新媒体平台,龙泉驿区还印刷了《2016年新法保护您》、《龙泉驿区法律“七进”宣传读本》等法治宣传书籍50万册以供市民阅读,在各种法治活动中,制发法治宣传折扇、购物袋等法治文化用品10万余份,让老百姓把法治文化“揣”回家中。

据了解,今年龙泉驿区还开展了“龙泉驿区法治人物评选” “法治故事会案例说法大赛”“12·4” 国家宪法日公益跑等大型群众法治文娱活动,提高了群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性,寓教于乐地提高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积极性参与性。

公职人员法治培训率达100%

6月28日下午,龙泉驿区第三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在龙泉五小召开。龙泉驿区关工委的老专家和老教师们聚集到一起,集思广益、献策献智,推进了龙泉驿区评选“优秀守法青少年”等活动的开展。

据了解,评选“优秀守法青少年”目的是调动青少年参与普法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促进青少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今年,以龙泉驿区第五小学等5所中小学校为重点,龙泉驿区在全区开展了包括赠送法律书籍、成人礼向宪法宣誓、“学法有感”征文演讲比赛、法治文艺演出进校园等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

“今年,我们加强了全民学法用法,借着 法律七进 的深入开展,我们构建法治宣传教育全覆盖工作体系。按照法治需求的不同进行了分类,有针对性地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青少年以及新市民、企业经营和从业人员的普法教育。”龙泉驿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对社区矫正对象、刑满释放人员进行专项法治教育中,龙泉驿区做到了“有方案、有内容、有记录”,确保受教育率达到了100%。

11月底,龙泉驿区各街镇乡、区级部门分管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干部统一到西南政法大学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法治建设(“七五”普法)专题培训。据了解,今年龙泉驿区高度重视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学法用法,为确保领导干部率先学法落到实处,龙泉驿区建立了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四大班子常委会(常务会)会前学法和专题学法制度,定期举办领导干部“法治成都与依法行政能力建设”专题培训班。

“为保障全区公务员能普遍学法,我们形成了党校轮训、法律法规培训考试、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学法执法大练兵、人手一本《公务员基本法律常识读本》等形式,确保了全区公职人员的法治培训率达100%。”

开展“市民观察员”活动

为深入推进依法治区工作,提高全民学法用法和参与法治建设的积极性,今年龙泉驿区共开展了两次“市民观察员”活动,在活动中,龙泉驿区司法局随机抽取了6名普法依法治理“市民观察员”、3名律师以及3名随访记者组成了3个观察小组,对区级部门、街镇乡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社区)村(居)务公开落实情况进行了抽样观察。

市民观察员活动,分别从普通老百姓、律师的视角对党务、政务、村(社区)村(居)务公开落实情况进行了观察,并就观察结果提出工作建议,对促进普治并举,加快“法治龙泉”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除此之外,龙泉驿区在柏合镇东山社区试点开展“社区法律服务之家”规范化建设,切实发挥法律服务在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过程中的先导性、基础性和治本性作用,在柏合镇、洛带镇、山泉镇试点村(社区)法治副主任,以各类法治示范创建活动为全社会营造了良好法治氛围。而在深化法治大讲堂工作方面,今年龙泉驿区以“三基础四统一”为重点内容,规范实施大法治大讲堂进村(社区)“7+3”计划,上半年144个村(社区)共计开展法治讲座1800场,播放法治电影1000场,开展法治文艺演出160场。

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打造法治文化基础设施必不可少。龙泉驿区今年投资50余万元建成了“礼法·洛水”湿地法治公园,成为全区最具特色的法治文化载体之一。

在法治公园中,建设了大量的法治主题景观,法治名言桥、中国法治史、法治漫议在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同时,也展现了深刻的法治内涵。让广大市民在闲暇时间,接受法治知识和法治理念的耳濡目染,从而提高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能力。事实上,龙泉驿区12个街镇乡都建有各具特色的法治文化墙。除了“礼法·洛水”湿地法治公园,龙泉驿区先后打造了滨河中天法治广场、西河滨西绿洲法治文化广场、黄土法治广场、山泉故里桃园法治农家乐等法治文化基础设施。

针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龙泉驿区深入了经济建设一线开展普法。特别是在旧城改造、生态移民项目实施中前置普法,确保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项目实施。

今年,龙泉驿区司法局组织法治宣传小分队将“普法直通车”开进工业园区,开展劳动合同法、安全生产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知识讲座86场,并建立企业法律服务QQ群,在线解答法律咨询。

龙泉驿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结合建设“中国大车都,成都副中心”的新要求,下一步,龙泉驿区将继续采取多种形式扎实深入开展“法律七进”活动,积极开展专项法治宣传,创新普法宣传形式,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氛围。本报记者 王虹 文/图

郫县开展

“法治文艺进万家”活动

本报讯 (记者 王虹) 11月23日上午,郫筒司法所在郫县蜀都新邨小区开展了“法润郫县,法治文艺进万家”的法制文艺演出活动,500多名群众一同观看了演出。

据了解,演出在大合唱《法治阳光照万家》中拉开了序幕。这次法治文艺演出,包括舞蹈、合唱、柔力球、戏曲、独唱等12个节目,精彩的演出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还有法制有奖问答穿插其中,群众参与举手积极,回答问题准确。现场发放了600多份法制宣传品,整场活动在欢乐和谐的气氛中进行,观众笑声欢呼声不断。

郫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活动在精心策划之下,不仅向群众宣传了法律知识,更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文化气氛,对于促进群众掀起学法守法的热潮,营造温馨和谐的气氛起到推动作用。郫县司法局灵活普法新形式,丰富普法载体,充实普法新内容,推进法治宣传工作,让法律知识走进基层,法治精神深入民心。

(原标题:文艺节目传递法治理念 普法按市民需求“分类”)

netease

上一篇:这个周末,除了迎来“五一”小长假,还有一大波好消息!

下一篇:【三分钟法治新闻全知道】泰国毒贩逼两鸡吞1400粒冰毒,当地警方令其向鸡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