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大报

一周法治新闻点评

点播: 2018-04-27

  当官要公示财产11日起向社会征求意见的《顺德区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综合改革规划纲要(2012—2015年)》中提出,将建立拟提拔重用干部管理规定。从2013年1月1日起,凡拟新提拔为副科级以上干部,一律须先接受审计调查,并向公众公开家庭财产等信息。

  【 点评 】

  喊了多年的官员财产公示总算开始破冰了,大声喝彩是应该的。“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官员财产公示是防止和打击贪腐的有效手段,一直被群众寄予厚望。但如何真正做到公示所有财产而非选择性地公示部分财产?如何让更多更高级别的官员公示财产而非专门盯住“虾兵蟹将”的小官员们不放?对不实公示者或者不予公示者如何严惩,能不能“一票否决,永不晋升”?这些问题是财产公示中大家最关注的话题。如果不真刀真枪地把这些问题解决好,即便公示了,对防腐的作用恐怕也是有限的。

  银行职员反诈骗

  9月11日,常州李先生被骗走15.6万,到银行求助,但按常规程序冻结跨省账户需较长时间。银行员工灵机一动,使出“隔山打牛”招,拨打客服电话,用骗子的账号取钱,连续输错3次密码,骗子的卡随即被锁住24小时,为失主追回13.6万元。

  【 点评 】

  这位银行职员堪称能为客户着想的“守土有责”楷模,尽职尽责且足智多谋。电话诈骗天天发生在我们生活中,汇款前被劝回的也不在少数,但通过如此手段帮受害人反诈骗的,还真是头一次听说。与上周发生在南京的1万元被吞后,银行要两个工作日才能处理;假称机器多吐3000元却5分钟就来人的“吞吐两重天”事件相比,孰是孰非一目了然。面对规则,有的人能够灵活处理,方便他人;有的人却宁愿选择拖一下、等一下,方便自己。有人说“吞吐有别”合法合规,只是不知道制定这些法和规的人都是谁?

  生娃不申请“罚款”

  近日,宁波市一位双独夫妻因为生下第二胎被要求交纳7万多元的社会抚养费,此事经媒体报道以后引来了诸多的争议。随后宁波市江东区计生局回应称,符合再生育条件的夫妻也要经过批准才可以生。

  【 点评 】

  如果法律法规果真规定了“‘双独’生二胎要获批,不批就要罚款”,那么这对被罚7万元的夫妻就认了吧,毕竟遵守法律法规是义务,违法就该挨罚。但如果法律法规并未规定,只是“红头文件”有此要求,那这钱肯定应该要回来。因为不是谁想罚款谁就能发个文件作依据的。怕就怕虽果真有法规,但有的申报了,有的没申报;有的罚了款,有的没罚款;一会执法松,一会执法严。如果经常有人不申报也没有挨罚,那就不能怪挨罚的人抱怨了。毕竟,有法必依是对所有人的要求。

上一篇:【三分钟法治新闻全知道】泰国毒贩逼两鸡吞1400粒冰毒,当地警方令其向鸡道歉!

下一篇:宣威民警符泽悟入围“2016年度云南十大法治新闻人物”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