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吴,村民,法治,乡村,基层
点播: 2020-05-15
在大吴街道西北2公里,有一个总面积2.5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的行政村,常住在这里的大约有3200名村民,人们生活简单美好,小日子过得很红火。说起这个村子,那可是远近闻名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有着完善的基础设施、整洁的村容村貌、和谐的村风民风,这个村就是大吴街道小吴村。
近年来,小吴村以党建为统领、以德治为先导、以自治为基础、以法治为保障,扎实推进“四位一体”社会善治徐州模式,以“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建设为契机,走出了一条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乡村治理新路径。
5月11日,记者来到小吴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刷白出新的房屋,这些房屋的布局整齐划一,一条条平整的水泥路纵横交错,通向每家每户,道路两旁绿树成行,花草遍植,风景美不胜收。不远处的一片广场上,几位村民一边唠着家常,一边用健身器材锻炼身体。一旁是法治文化园与法德文化长廊,村民在休憩娱乐的环境里,随时都可以轻松学法懂法,寓教于乐。
坚持以党的建设贯穿基层治理的全过程,是小吴村不断发展壮大的“法宝”。强化党建引领,坚持党的组织全面覆盖、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工作全面融合,推进“党员中心户”工作,开展“两包两联”“十必联”。实施“党建+”工程,创新构建“10×10”组织体系,形成以“三步骤二目标一评议”为核心的“三二一”党建工作法等一系列探索与实践,不断提升小吴村党支部的号召力与凝聚力。
2018年9月,小吴村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主要包括文化礼堂、综合楼、室外广场三个板块,依托12个功能室和村民健身广场、法治文化广场等建设而成,为村民提供了学习教育、文化娱乐、休闲健身、集中办事的场所,让村民便于参与、乐于参与。多年来,“四点半学堂”、文化礼堂、群众活动广场、村史馆、便民综合服务点等,已成为全村最聚集人气的场所,既推动了政策在基层落实、矛盾在基层化解,也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道德水平、法治素养,进一步激发和凝聚起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
要想让村民的生活越过越好,既要为村民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也要让村民有勤劳致富的办法。小吴村坚持“固本培基”的发展思路,盘活现有资源,引进新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土地流转,鼓励有资金有能力的村民和民间资本进入农业发展领域,走起了亦工亦农、工农并举,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路子,既改变了村内企业结构单一的局面,稳定了村民收入,也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
目前,小吴村已有工业企业12家,规上企业4家,年销售额达1.2亿元,年向村缴纳集体土地租金200余万元。近年来,小吴村先后招引瑞杰科技、万瑞电器、卓泰电力科技、美作工艺等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型产业在村内投资建厂,新增加就业岗位900余个,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坚实牢固的硬件基础。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