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大报

镇海区纵深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点播: 2020-07-12

镇海区把法治乡村建设作为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的基础性工作,以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夯实法治阵地建设为抓手,纵深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切实打通法治宣传教育“最后一公里”,形成了法治氛围浓厚、法律服务高效、社会治安良好、发展持续协调的良好局面。
突出中心工作,实现乡村治理平稳有序
与疫情防控相结合。组建黄背包、风信子等普法志愿队投入防疫大军,志愿者们根据服务内容分为摸排协助、知识宣讲、消毒消杀、卡点检查、居家隔离人员服务等多个小组同时开展活动。在各村通过横幅、广播、显示屏、宣传册分发、微信群转发等方式大力宣传疫情防控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形成市民主动防疫良好氛围。

与复工复产相结合。组织律师事务所、律师团队与乡村小微企业开展共享结对、抱团取暖的合作。乡村小微企业、基层商会与律师签订合作协议,共享律师的法律服务,律师指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有效化解矛盾风险,助力稳产稳工稳岗。截止目前,先后解答各类咨询247人次,提供法律建议64条,帮助解决急难事宜15件,疏解各类纠纷26起。对针于区内复苏的旅游业,成立闪闪亮法治旅游志愿队,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村文化礼堂、图书馆“衣食住行医”讲座等公益活动平台,广泛组织群众性法治文化宣讲活动,进一步丰富市民旅游法治知识,提升旅游法治意识。

与文明城市创建相结合。将法治创建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文明城市创建助推法治双桥建设。特别是在今年的创建活动中,把普法宣传、文明执法等内容贯穿始终,开展“每周有约”“九龙湖 绿色梦”“垃圾分类知识宣讲”等主题活动,同时发挥党员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全体党员干部每周末下沉一线助力垃圾分类,广大干部群众的文明素养和法治素养得到了有效提升。

优化资源供给,奠定乡村治理坚实基础
加大司法资源下沉基层力度,选派优秀政法干警对接指导调解组织,建立包片结对基层调解组织制度。同时为推动矛盾纠纷处理关口前置、服务下沉。以区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为牵引,在镇(街道)建设分中心,在村(社区)建设信访代办站,在基层网格建立信访代办点,为村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开通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对农民工申请讨薪、工伤赔偿等申请,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优先办理。

培育法治信仰,助推乡村法治宣传提质增效
加强农村基层干部法治培训,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重点培育一批以村“两委”班子成员、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村民小组长等为重点的“法治带头人”,对全区百余名乡村治理骨干开展法治培训,全面强化宪法、民法典、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选举法的宣传教育,采用多种形式,把相关法律知识渗透到乡村干部的日常生活中去,真正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法治观念,为换届选举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组建银辉法律服务团、金石榴律师讲师团、新镇海人普法志愿队等普法志愿团队,对老年人、妇女儿童、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进行法治宣传,确保乡村法治宣传精准见效。

写好德治文章,以规立德滋养文明乡风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深化“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围绕形势政策、民主法治、道德规范等内容,运用培训讲座、文艺演出、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加强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建强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围绕“我们的节日”等品牌活动,广泛开展“礼堂‘夜市’”活动,我区农村文化礼堂已经实现100%全面覆盖,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礼堂“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主流价值、普及科学知识、丰富文体活动”的功能作用,丰富文化礼堂法治元素,挖掘当地法治典故、道德故事、法治案例等植入文化礼堂,积极利用文化礼堂组织开展法治讲座、法治咨询、法治文艺巡演、展播法治电影等活动。广泛开展村级道德评议、乡风评议活动。发动村民挖掘当地好人好事,突出对不文明现象进行评议,以道德评议和社会舆论的力量革除陋习、改进民风。定时组织“最美镇海人”主题系列活动。开展“最美媳妇”“最美邻居”“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激发群众的道德自觉。大力开展“好家风”建设。推动千家万户把家风家训“立”起来、“亮”出来、“传”下去,在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塑造乡贤文化,开展了“知乡贤、颂乡贤、学乡贤”活动,鼓励村民学习乡贤,提倡奉献精神,换发乡风文明新的活力。

上一篇:区分“法制”与“法治”

下一篇:平安中国建设 开法治中国的壮阔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