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宁区司法局实施法治文化“六大工程”
点播: 2017-04-05
原标题:江宁区实施法治文化“六大工程”
日前,南京市江宁区委宣传部、法宣办、司法局等部门联合出台《江宁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发展方案》,明确在“七五”普法期间实施全区法治文化发展“六大工程”。
一是法治文化理论创新工程。拓展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研讨交流新途径,通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理论研究,改进传播方式,为全面提升全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水平提供先进的理论支撑。
二是法治文化阵地拓展工程。把法治文化作为发展公益文化事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依托美丽乡村、文化站、农家书屋、大中小学校等阵地,建立完善基层法治文化公共设施体系。积极开展省市法治文化示范点和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推进法治文化阵地的固定化、规范化、标准化。
三是法治文化精品创作工程。广泛组织作品征集、笔会、朗诵会、展示会等主题活动,扶持和引导创作一批紧贴法治热点、体现法治精神、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歌曲、小品、快板、相声、故事、漫画等作品,建立健全法治文化优秀作品库。
四是法治文化活动惠民工程。实施百场法治公益讲座下乡、百场法治文艺演出“双百” 工程,不断扩大法治文化的引导力和影响面。
五是法治文化品牌创建工程。深入挖掘江宁传统文化的法治元素,促进法治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廉政文化、城乡文化等有机结合,打造叫得响的法治文化集群,形成“一街一品、一村一特色、部门有特点、行业有亮点” 的法治文化格局。
六是法治文化公益传播工程。开办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法治专栏、专刊,培育一批法治品牌栏目,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传播的权威性、专业性。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方式,形成“舆论全覆盖、媒体全联动”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传播态势。
方案提出,至“七五”普法中期,基本形成全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体系,“一街一品”建成率达100%;至“七五”普法终期,区、街、村(社区)三级法治文化阵地建成率达100%,形成富有江宁特色的法治文化,整体水平走在省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