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大报

小山村迎来脱胎换骨新变化

点播: 2017-06-11

  小山村迎来脱胎换骨新变化

  ——兰溪村精准脱贫的做法与成效

  本报记者 李志成报道

  记者走进江西省大余县池江镇兰溪村,看到一条条新建成的水泥马路,路旁整齐排列着一盏盏新装的路灯;一条条新浇筑的水渠把田野规则地切分开来,为每一块田地源源不断地输送水源。村书记黄难生告诉记者:“党和政府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村里来了工作队,不仅让村庄”靓“起来了,也使群众的思想观念、生活条件和村情民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变化一:群众思想变了,自主脱贫的意识明显增强了

  实施精准扶贫,群众起初并不信任与支持。为解开这个思想疙瘩,帮扶干部走村入户座谈交流,宣讲扶贫精神,介绍脱贫办法,帮助群众“洗脑”。同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邀请专家、致富能手到村互联、互帮、互带,组织敢想敢闯的党员、群众到南康、信丰等地参观考察,学习脱贫致富经验,让一部分贫困群众先富起来;再通过他们现身说法,影响和带动其他贫困群众,达到“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如今,全村贫困户已有31户118人通过自主努力实现脱贫,让其他贫困户看到了脱贫希望,大家主动谋发展、思脱贫意识更强了,真正从“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

  变化二:百姓腰包鼓了,精准脱贫成效已经显现了

  2015年初,兰溪村年人均收入不足2736元的建档立卡贫困户116户367人,贫困发生率为10.9%,是名符其实的省级贫困村。两年来,通过帮扶干部明政策、查村情、走市场,为贫困户“量身定做”脱贫计划、帮扶措施,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因人而宜引导就业。现已建成养蜂、养猪和脐橙种植3个规模化产业基地,采取“农户自养”与“合作社+农户”两种发展模式,帮助全村116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办起2个扶贫就业车间,免费培训就业28个贫困劳动力。通过一系列扶贫措施,2016年全村贫困户年人均增收1826元,完成86户300人脱贫,占全部贫困人口的83%,提前一年实现暨定的脱贫目标。

  变化三:民风淳了社风正了,文明法治和谐新风蔚然形成了

  现今的兰溪村呈现出别样一派景象:蓝球赛打起来了,广场舞跳起来了,舞狮队跃起来了,农家书屋也热闹起来了。发生这些变化,都是因为帮扶干部力推文明法治和谐农村建设。他们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丰富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一手抓法治文化建设,经常开展法制宣传活动,提高村民法律意识和水平。如今,打牌赌博、嗜酒滋事等恶习鲜见了,健康文明生活新风蔚然形成,村民守法用法意识明显增强,邻里乡亲关系更加和睦和谐。

上一篇: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6)

下一篇:努力掌握和善于运用科学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