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大报

要坚决刹

点播: 2017-05-13

  近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刊文对驻村扶贫中出现“合影”的现象进行了批评。文章指出:个别帮扶干部到了贫困户家中,不先问群众有什么困难,也不聊如何脱贫致富,而是先掏出相机,摆出姿势和贫困户合影。合影的主题,有的是和贫困户一起搞卫生,有的是和贫困户一起干农活,有的是和贫困户一起做饭拉家常……合影完毕,寒暄两句,这次帮扶工作也就差不多结束了。(5月10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乍一看,扶贫干部确确实实到了群众家中,深入到了扶贫第一线,交谈、劳动……这种看似有凭有据的扶贫工作,实则就是一种虚情假意,是一种变相的“不作为”,更是严重的形式主义作风。这种行为不仅不能实实在在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反而会引起群众的反感,败坏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对扶贫工作的开展形成阻碍。

  现在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而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又决定着是否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对党和国家的重托,面对人群众的期望,有些党员干部依然还未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任,对扶贫攻坚任务敷衍了事、漫不经心,认为去了群众家做了些事情就完成了任务,而且有记录、有事实,对上级也就有了交代。可他却不曾想,这样的做法如何向党员干部这身职责交代,如何向党和国家交代,如何向我们的广大人民群众交代?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然而面对人民群众,个别干部还在“认认真真”走过场,扶贫工作还是“雨过地皮湿”,没有扎扎实实的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在其位而不真谋其政,尸位素餐。

  脱贫攻坚关系国计民生,来不得半点虚假,也容不得半点流于形式。党员干部必须要深化思想认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做到真扶贫、扶真贫;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步一个脚印,用“绣花”功夫开展扶贫工作;要敢于担当、勇挑重担,敢于善于啃“硬骨头”,扫除扶贫障碍;要少一些虚情,多一份实意,认真帮助人民群众脱贫致富。

  在扶贫工作中,要制定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把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同时相关部门和监督机构要强化监督管理,对出现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予以坚决的制止和查处,对“合影”式扶贫进行紧急刹车,防止扶贫攻坚弄虚作假。(作者:雷勇)

上一篇:狗脖子上挂“村支书”纸条当有所反思

下一篇:图片新闻·福建日报社数字报刊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