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面对面:哈尔滨20家药店被停业整顿引关注
点播: 2020-04-27
4月25日至26日期间,哈尔滨通报20家药店被停业整顿、多部门联合举办“双品网购节”、国家卫健委明确限制线上学习时间引发保障用眼健康讨论、借疫情攻击中国备忘录曝光、长江流域儿童孕妇尿液中检出多种抗生素、疫情期间公职人员违规聚餐、安全重启体育馆运动模式等话题引发舆论关注。海外疫情方面,BBC记者建议到非洲进行疫苗试验引争议、特朗普发表“注射消毒剂杀新冠病毒”言论、意大利将对15万人免费展开血清抗体检测等成为热点话题。
(一)哈尔滨通报20家药店被停业整顿,舆论呼吁从重处罚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行为
近日,黑龙江哈尔滨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了“哈尔滨市疫情期间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违规药店曝光台”,将存在对进店人员扫码测温执行不严格、未按要求使用“沃·填报”等行为的20家药店,予以公开曝光。哈尔滨日报发文称,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出个别药品零售企业,主体责任、社会责任缺失,自律意识淡薄,给疫情防控溯源带来隐患。相关报道下有网民评论表示,疫情期间对这些违规行为应从重处罚,同时也有网民建议,将违规行为纳入征信,提高违法成本。
(二)网民热议多部门联合举办的“双品网购节”活动
4月28日至5月10日,商务部、工信部、国家邮政局等部门将联合举办网购节,参与平台达到109家,引发关注。商务部电子商务司副司长蔡裕东表示,小而美的网络品牌,中华老字号,“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优质家电产品都将涵盖其中,给消费者提供实在的优惠。蔡裕东还表示,餐饮、旅游电商也会参加活动,希望让这些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商户也能够尽快地恢复元气。网民对此举表示支持,认为可以通过这些活动拉动内需助力经济复苏;部分网民对其中是否会存在套路消费持怀疑态度。此外,也有网民表示,经济拮据,没有消费欲望与能力。
(三)国家卫健委明确限制线上学习时间,保障用眼健康引发讨论
4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发布《儿童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近视预防指引(更新版)》,其中对线上学习时间做出明确限制,小学生每天不超过2.5小时,每次不超过20分钟;中学生每天不超过4小时,每次不超过30分钟。微博话题#小学生每天线上学习不超2.5小时#阅读量超2.2亿。部分网民表示,实际上学校和老师并未按照规定执行。还有网民提出,大学生的网课时间是否也可以适当减少。
(四)借疫情攻击中国备忘录曝光,华春莹发推反击获支持
美国《政治报》网站日前曝光了美国共和党参议员全国委员会向各竞选团队发送的一份备忘录,此备忘录建议共和党参议员竞选人在回应美国新冠疫情问题时积极攻击中国,引发广泛关注。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更新推特回应称“真是个好剧本”。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美国外交室主任袁征表示,当前,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都已经把新冠疫情上升到选举的政治层面。
(五)长江流域抗生素污染调查引关注,专家呼吁严控抗生素使用及排放
《瞭望》新闻周刊近期发表的长江流域抗生素污染调查结果显示,长三角约40%孕妇尿液中检出抗生素,近80%儿童尿液中检出兽用抗生素,部分检出抗生素已在临床中禁用,有可能严重损害人体免疫力。多位权威专家呼吁,尽快把抗生素威胁纳入国家安全监控体系,从源头严控抗生素使用及排放,加强其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提升安全防控水平。
(六)BBC记者建议到非洲进行疫苗试验引发争议
当地时间23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医学记者弗格斯·沃尔什表示,如果疫苗在英国国内的临床试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科学家们可以考虑在肯尼亚开展疫苗试验,引发舆论热议。虽然肯尼亚官方已否认将与英国合作在本国开展疫苗试验,沃尔什发表的不当言论还是引起了肯尼亚网民的愤怒。据悉,此前也曾有欧美科学家发表过针对非洲疫苗试验的言论,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对此进行了严厉谴责,并表示,非洲不能、未来也不会成为任何疫苗的试验场。
(七)特朗普发表“注射消毒剂杀新冠病毒”言论引质疑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表的有关“注射消毒剂”杀死病毒的言论,引发广泛关注。微博话题#美国误服消毒剂咨询电话大幅上升#阅读量超6100万。卫生部门警告:“注射、摄入和吸食家用清洁剂可能致命。”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彭博社、《纽约时报》等纷纷指责该言论“危险”“可笑”。专家呼吁民众听取专业人士意见,多家生产商也警告民众要正确使用消毒剂。美国乔治敦大学全球卫生法教授劳伦斯·戈斯廷在社交媒体上警告,现在处于历史性流行病的蔓延中,要以科学作引导,忽视科学会使人丧命。
(八)意大利疫情持续向好,将对15万人免费展开血清抗体检测
截至当地时间25日18时,意大利24小时内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357例,累计确诊195351例,死亡26384例,治愈63120例。当天进行核酸检测65387次,阳性结果占比3.6%,为2月末疫情暴发以来最低值。当天新增新冠死亡病例415例,为3月18日以来单日新低,重症监护病例2102例,连续22天下降。意大利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委员会专员多梅尼科·阿尔库里表示,从5月4日起将在意大利全国范围内免费对15万人进行病毒血清抗体检测,以便确定是否以及有多少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感染了新冠病毒,在进入经济社会活动逐步恢复的抗疫第二阶段后,这对确保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舆情趋势与风险分析
(一)警惕疫情期间公职人员违反防疫要求的行为
近日,江苏响水县公安局在疫情防控期间组织公款吃喝被严肃问责,引发关注。新京报评论称,疫情期间减少聚集、聚餐等室内集体活动本是防疫常识,很多地方对公职人员聚餐活动更是有明确禁令。当前仍处于疫情防控时期,聚集性活动尤其是聚餐,对普通人来说仍需要克制,公职人员聚餐则更是直接涉嫌违规。防疫进入常态化阶段,针对一些防疫要求,公共部门、公职人员更应该为社会带好头、做好示范。
(二)体育馆逐步恢复开放,安全重启运动模式还需多方努力
随着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不少地区的体育馆也在逐步开放。北京晚报发文提醒,疫情防控这根弦必须时刻绷紧,不能有丝毫松懈。各陆续开放的体育场馆要从疫情防控大局出发,把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不折不扣地落实好疫情防控职责。相关部门也要增强对体育场馆的服务意识,同时加强疫情防控的监管,不漏过一个防控细节、不降低一个防控要求,共同打造安全放心的运动环境,让市民安安全全地重启运动模式。同时,体育场馆有序开放后,市民运动热情很高,但锻炼身体要慢慢来,避免陷入“报复性”运动模式。
(三)中国菜场危害论引关注,外媒抹黑攻击中国的行径须警惕
近期,一些国家联合要求封禁中国所有菜场的消息引发热议。疫情刚刚爆发的时候,华南海鲜市场被怀疑是病毒来源,野味市场也被呼吁取缔。而这些信息在一些海外媒体播出时从“病毒来自武汉的一个野味交易市场”变成了病毒来自“武汉的菜场”,形成了一种全中国所有菜场都在卖野味的片面印象,部分人便把对病毒的愤怒,归结到了中国的菜场上面,引发了关闭中国所有菜场的风波。“菜篮子”事关基本民生,绝大多数菜场是健康安全的。对此,应警惕境外借疫情之机实施抹黑攻击中国形象和盲目扩大打击面的非理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