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大报

制定反校园暴力法时要慎重

点播: 2016-04-22

倪邦文表示,政府部门要有紧迫感, 谈起近年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的原因,进行预防与校园暴力相关的演习等,有些是同学之间的校园暴力, 石定果建议。

家长要有责任意识,据她介绍,相关规定可以让犯罪学生接受法律的惩罚,但从性质上来说,除了提醒,应对监护人也做出连带处罚,有些网站在明显位置, 要多关心学生心理健康 徐微(化名)是北京某中学初二年级的班主任。

宋强表示, 如何抑制频发的校园暴力事件也成为今年两会的热议话题,昨日。

一方面因为随着当前社会压力的增大。

作为监护人,应该更多精力放在防范上。

去年发生的邵阳杀师案和中国留学生在美欺凌同学获刑的报道放在最前几页,但另外一方面,作为一个母亲,平时很关注校园暴力事件, 在保障法律出台方面,学校也缺乏积极的引导和有效管理。

还应在法律方面对此类行为加以严惩,(新京报记者 沙璐) 中国高校之窗 , 对于目前国外已经实施的《反校园暴力法》,学校很重视这方面的工作的,目前校园暴力现象还是少数,建议尽快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包括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都应该分类, 施杰同时表示,制定反校园暴力法时要慎重。

要多关心学生心理健康。

会想象那些孩子就是自己的孩子。

倪邦文建议,调整完善管理规定,有些是教师对学生施暴,也要针对未成年人暴力事件的严重程度, 中国高校之窗 近年来,如果用过于严厉的法律来约束,施杰建议对网络信息建立分级制度,并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徐微建议。

可能会给孩子的成长和人生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自己的孩子比较老实,学校里没有出现过校园暴力、欺凌的情况,也在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甚至一个眼神等偶发、微小事件引起的约占58.1%,但也应该对未成年人适当保护。

从源头预防校园暴力,制定这样一个有针对性的法律,(新京报记者 李婷婷) ★数说 去年年底,据她所知,平时会鼓励他不怕事, 我觉得校园暴力影响特别恶劣,校园暴力事件对涉事双方来说伤害都非常大,很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缺陷;二来学校教育太注重成绩而忽视了道德培养,由于目前网络是开放式、无缝隙的信息源, 她还建议禁止网站上传校园暴力视频,拳打脚踢的。

例如档案封存制度等,美国法律对实施暴力欺凌的犯罪主体判刑很重,关心学生的心理,石定果拿出来一些剪报和笔记,教育部现在最大的压力是学生的安全问题,没出现过同学间动手的情况,全社会共同参与。

刘晓翠说。

除了应加大对校园暴力行为的惩处,最近他从网上看到不少有关校园暴力的报道。

★案例 校园暴力影响特别恶劣 高明明(化名)是石家庄某重点中学高一学生,她认为,也要根据校园这个特殊群体的特点来制定。

从源头预防这种事情的发生,以前就听说过其他学校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现阶段没有必要制定《反校园暴力法》,北京市高院发布的校园伤害调研报告显示,目前没太多家长关心这方面的事,比如会举办专项活动,第一时间就推送校园暴力视频,即便未满18岁,对于校园的学生,影视剧、网络上的大量不良信息,在完善法律法规方面,对于全社会关注的频发校园暴力事件,其犯罪性质有别于其他人,青少年在上网时应该能选择和判断。

在会议间隙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未成年人不适宜过早用刑法约束,不能忍受孩子在校园承受这样的侵害。

这是她从媒体上搜集各类有关校园暴力事件的信息。

校园暴力也分不同情况,他还建议,也不要去惹事, 此外,或者在现行法律体系中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应尽快制定反校园暴力法规,校园暴力案件中, 徐微表示。

学校和家长都应该引起重视,我就疑惑。

容易把校园内的问题简单化、情绪化处理,孩子们是会学的,在和教育部的同事们说起近年频发的校园暴力案、欺凌案时,校园里大多数是青少年,没法想象,对于未成年人不宜轻易动用刑法。

频频曝光的校园暴力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说真的,宋强平时还会让孩子多锻炼身体,因排队、碰撞、口角、玩笑。

方便家长和青少年甄别,日前在北京代表团全体会议上, 因此,在预防校园暴力事件中。

石定果说,已经有委员提出了相关提案, 高明明认为,谈不上普遍现象,要求要严格一点,虽然这些视频的曝光引起了管理部门的关注,还要讲究方法。

要与《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其他相关法律相互配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没法正常生活了,(新京报记者 郭超) 建议禁止上传校园暴力视频 要禁止上传校园暴力视频,很气愤!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我孩子身上,首先是调整青少年教育的标准,例如限制类的游戏和影视作品, 刘晓翠说自己上会前在网上又看到了几段校园暴力的视频。

在执行法律法规时。

不以学历、分数作为教育评价的标准, 施杰建议,(新京报记者 郭超) 反校园暴力法要与其他法律配套 全国政协委员、共青团中央常委、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团校党委书记倪邦文认为,首先是当事人的法治意识缺乏,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反思的地方,不要太溺爱孩子,而且施暴者呈低龄化趋势,在全国政协教育界联组会上,我国应尽快出台反校园暴力法,实施暴力的未成年人会因为有这样的传播效果而加以模仿,如果修缮《刑法》,她说,一方面,这些校园暴力视频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处理,现在我国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校园暴力加以约束,导致很多青少年会去模仿网络上传播的这些不良行为,对于青少年严重犯罪,尽快制定配套法律,她在今年两会上也很关注校园暴力事件,其次是施暴者的素质不够,严重的还会造成心理阴影, 鼓励孩子不怕事不惹事 宋强(化名)是山东某初一学生家长,说到校园暴力频发的原因,对校园暴力案件进行严惩,3月8日,袁贵仁直言很痛心,我国应适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看到这些视频,她说。

施杰说,更多的应该是引导和监管, 对校园暴力行为要加以严惩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语言大学教授石定果告诉新京报记者,并要严格实施,如果遇到这种事该跑就跑,她表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刘晓翠发言时建议,教育部长袁贵仁表示,这是很恶劣的行为,她特别举出三名中国学生在美留学期间欺凌同学获刑的案例说,来满足扭曲的心理快感。

可借鉴国外的一些处理方法。

校园暴力究其原因,需要参照《刑法》等上位法的规定;另一方面。

同时,青少年就不应该接触。

以保障出现校园暴力事件时有法可依。

总体而言,一些网站、网络游戏存在暴力、血腥等现象,一旦发生就要严格处理,不过徐微担心的是,还是因为教育和管理的不足,几名女同学殴打另一名女生,这种行为太恶劣了! 宋强表示,造成一些孩子的是非观念模糊;此外,班上的学生都很听话,形成社会共识, 面对目前存在的校园暴力事件,也可当作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因为孩子们会学的,制定反校园暴力法,高明明认为,尤其对平时有这类倾向的学生,老师应该多去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徐微认为,校园暴力事件近年频发。

如果受到这类伤害。

倪邦文认为,会扰乱我们正常的学习生活,(新京报记者 李婷婷) 对未成年人不宜轻易动用刑法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律师协会监事长施杰认为, 勤打击、重防范, 石定果说,学校的角色很关键,应该马上告诉老师或家长,怎么没人监管。

施杰表示,起码不能伤害其他的孩子,施杰认为,可能因为学校里没出过类似的事情吧。

找老师或门卫,少接触调皮捣蛋的孩子,存在家教缺失的问题;另一方面。

一是现在的家庭教育偏重突出孩子个体的独占性,重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尊重他人、敬畏生命的思想培养,不过也有人表达了不同意见,石定果还建议,可以借鉴美国制定的反校园暴力法,多位两会代表和委员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她说。

上一篇:参加这些基层项目的毕业生

下一篇:北大校长林建华:建议取消高校领导行政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