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油田:油价寒冬再“亮剑”
点播: 2020-03-31
通讯员 张俊 张洋 王婷玉 科技日报记者 朱彤
油价暴跌,一季度实现利润5.88亿元的西北油田会减产止亏吗?
自3月23日,中国石化召开“百日攻坚创效”行动动员大会后,西北油田迅速交出答卷,研究制定年度保盈利保产能优化运行方案,开展“双百日攻坚创效”行动,坚决夺取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双战双胜”。
“作为上次低油价时期石化系统率先扭亏为盈的油田企业,我们总结了丰富了降成本、调结构取得的成效,结合攻坚创效行动,制定了具体措施应对严峻的困难和挑战。我们落实集团党组勘探力度不减的要求,稳步推进建设2021年千万吨目标,彰显石化担当,展现西北作为。” 西北油田党委书记刘宝增说。
顺北1号断裂上正在施工的钻井群。张洋摄
勘探开发研究院科研人员利用地震资料部署井位。罗君兰摄
井场员工开展应急演练。张俊摄
紧咬重点不放松
在“油价寒冬”期,西北油田坚持2021年建成千万吨级大油气田的目标不变,“油气并举”战略更加突出。要将目前18亿立方米天然气产能,提升到2021年的34亿立方米,面临着重重困难。
“我们在体制机制改革过程中,紧跟油田发展战略,新成立天然气项目部,集中优势科研力量,加强基础研究攻关,精准攻关塔河、天山南、顺北、顺南四个阵地建设,助推天然气大突破、大发现、大发展。”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李宗杰说。
天然气项目部以目标倒逼的方式,规划设计了天然气大发展的蓝图,并梳理梳理清晰四大产建阵地存在的上产难点,制定六大措施开展集中攻关。
“我们正在加快评价,精准攻关,超前部署,确保天然气的资源牢靠。目前在天山南共排查出潜力点70个,正在根据可靠程度分级,有序开展环评工作。”西北油田副总经理胡文革说。
在顺北油气田和天然气快速发展时,老区塔河油田也在稳步推进上产。科研人员立足风化壳油藏岩溶系统描述,改变新井结构,避免低效亏损井部署。
胡文革说:“以往侧钻和新井比例是三七开,现在要调整为侧钻井、短半径侧钻为主,实现花1.5口井投资,产生3口井效益。”
哪有效益哪加油
“我们通过实践,运用‘一井多控、多靶’的思路提高井控储量。这样一来,单井原油产量也会大幅增长。”3月26日,勘探开发研究院顺北项目部主任曹飞在机房研究部署顺北4-1井时说。
顺北项目部的科研人员制定了各类优化措施,在“一井多控、多靶”的思路下,推进地质工程一体化,优化13口钻井轨迹,这是西北油田开展“百日攻坚创效”行动的写照之一。
“通过优化产量结构,我们把低成本的产量调上去,加大顺北油气田等高效益油区的产量贡献,压降老区高成本区块产量,保持原油总产量不变。”刘宝增说。
目前,西北油田“一字号”工程顺北一区百万吨产能建设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已经具备80万吨产能。通过优化新井结构,顺北油气田保持上产节奏不变,年度部署新井15口,新建产能25万吨以上,优化投资3.1亿元。
“我们要通过加大高质量勘探力度,力争全年探井成功率60%以上,创历史最好水平,确保年度勘探增储目标圆满完成。”西北油田副总经理云露说。
西北油田通过扩大注水规模、加大综合治理、释放高能力井产量的三个方向、八项举措,争取2020年自然递减再降1个百分点、多产油6.2万吨。
聚焦主业降成本
油价暴跌后,西北油田迅速出台降低非生产性开支具体措施,厉行节约、严格审批,通过大力推广远程视频会议、无纸化办公、提高接待效率等举措,降低会议费、办公费等非生产性开支合计2010万元,压降幅度20%。
不仅在压降非生产性开支,西北油田更是聚焦主业,从降低油气折耗、压降变动成本等方面,制定目标和措施,实施挖潜增效。
SEC储量是油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牛鼻子”,也是影响折旧折耗的关键因素。财务资产处与油气开发管理部、勘探开发研究院资源价值研究所对接攻关,测算不同条件下的SEC储量及对应成本效益。同时共同研究制订提初产、降递减等目标及措施,优化提升SEC储量,大幅压降折旧折耗。
目前,钢材、化工等原材料价格下跌,西北油田加强框架协议采购与招标下浮,进一步降低材料采购成本,预计节约投资5403万元。
“在大宗物资价格下跌时,我们跟踪研判市场动态和价格走势,按下重点项目的‘快进键’,降低建设项目成本。我们制定了全年不同油价下的最优运行方案,通过调结构、降成本、保重点、稳节奏,实现全年收支持平的目标。”西北油田总会计师贺小滔说。
上一篇:吴晓军任南昌市委书记
下一篇:“云战疫”开启新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