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大报

莱阳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以党建引领打造“最后一公里”服务新高地

点播: 2020-07-27

水母网07月27日讯(通讯员 房也)“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更好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推进社会治理能力建设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如何把服务沉下去、送上门,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莱阳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始终在不停地探索和实践。

莱阳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秉持党建引领、融合发展的工作思路,深化“新政务·心服务”党建品牌,按照“红垒十标”标准化建设要求,指导镇街依托便民服务大厅建设镇级党群服务中心18个,全市18个镇街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治理相融、人缘相亲”的原则划分为63个融合发展区、157个工作片,各区结合实际,整合闲置资产、便民设施等现有资源建设党群服务中心,内部科学规划日常办公区、综合服务区、党群活动区、共治理事区、宣传教育区、办事休息区、居住生活区7大区域,年内计划重点打造10个标准化融合发展区党群服务中心,完善软硬件设施,规范建设镇村两级便民服务平台,做好下沉干部基本服务保障。同时,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统一设置政务公开体验区,集中纸质文档查阅点,提供办事服务二维码矩阵及服务指南,为群众提供政府信息、办事指南和办理进度查询、材料填报模拟展示、自助办理、查阅获取、满意度好差评等服务,切实保障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配置建设。

“全新政务”的立足点在服务,落脚点在群众。莱阳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通过集中开展标准化服务培训,市、镇街、社区(村)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三级联动,以服务为本,坚守“百姓事、无小事”服务初心,不断推出“党员领办”“绿色代办”等服务下沉、服务靠前的暖心举措,指导镇街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设立)设立代办窗口,实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务”,按照“及时办理、全程代办”的原则,对能够在便民服务中心办理的即时办理,对需要工作人员帮助办理的,实行全程代办。代办服务事项包括党建类、救助类、社保类、残疾保障类、农业类等七大类49项服务以及45项综合服务事项。同时,利用村“两委”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让村级便民服务点建设与村委会融为一体,在功能上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成为文体娱乐、行政服务、村级管理的综合性阵地。目前全市各镇街共设有784个村级代办点,979名干部下沉一线服务,真正让群众享受到“少跑腿、跑一次”的“家门口”服务。

“前两天,我准备在家办个养猪场,就通过‘莱阳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微信公众号在‘办事服务’模块里找到了咨询电话,我在电话里跟工作人员说明了情况,他们指导我准备了相关申请材料,第二天就来到我家勘验现场,当时就通过了勘验,同时审核了我的申请材料。工作人员告诉我,材料带回去归档,五个工作日内就会把合格证免费邮寄到家。以前办证需要先提交审批材料,现场勘验不合格的话,整改完了再去提交材料,来回八九十里地,车费就要好几十。现在好了,我只需要打一个电话,哪儿也不用去在家就能拿到证了,真的是太方便了。”莱阳市山前店镇嘉辉养猪场的负责人王经理兴奋地表达“零跑腿、一次办”带来的幸福感。“市里推出‘保姆式代办服务’,这是便民利企的创新之举,村民会签一份《委托办理书》,剩下的就交给村干部、包村干部和镇干部了,最后由镇站所长到政务服务中心统一办理审批取证。我们一般一天跑一趟,确保证尽快拿到手,不耽误群众生产生活。总体来说,这种全程代办服务模式确实很受老百姓欢迎,老百姓能切切实实感受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惠。”在镇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工作的基层干部纷纷表示中心建设给群众带来了便利,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今年以来, 莱阳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作为全市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的典型代表和服务指导,深入推进“新政务·心服务”品牌建设,强化党建引领作用,不断加强软硬件功能配置,简化流程、优化程序,下沉服务,让“干部多跑腿,群众少跑腿、不跑腿”,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全力推动行政审批审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截至目前莱阳市党群服务中心接待群众58000余人,共受理审批事项21665件,开展实地踏勘525次,代办帮办业务量1208件,发放各类证书及证明19035份,完成516家医疗机构的校验和340家的社会组织年报工作,审批办结各类建设项目151个,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100%。

上一篇:国源科技(835184):地理信息数据工程服务专业提供商 农业地理大数据应用服务先行者

下一篇:线上服务起航:激活消费新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