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大报

维护法律初衷 基层群众感受触手可及的正义

点播: 2017-02-23

——记万州区周家坝法律服务所

华龙网2月19日12时讯(记者 杨姝婧)来自重庆市司法局的消息,2016年重庆万州区周家坝法律服务所被重庆市司法局和重庆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协会评为全市“十佳基层法律服务所”。

周家坝法律服务所从2001年成立至今,每年都被万州区司法局评选为优秀单位或者优秀法律服务所,在渝东南片区,它也是一家在颇受老百姓欢迎的法律服务所。

服务困难群众 他们讲的是心

“我想咨询关于劳动纠纷的法律问题”,2月8日下午1点过,难得的冬日暖阳,穿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万州区周家坝法律服务所门前,门内,一片热闹,热气腾腾。午后短短一个小时内,所迎来了十几个的寻求法律服务的老百姓。

人气如此旺,凭的自然是实力。周家坝所主任冯久说,所里共8名执业人员,近年来,年均办理诉讼案件400件左右。在业务繁忙的情况下,去年,8人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6件。“选择在法律服务行业,我们就应该让更多的群众感受到触手可及的正义。” 16年年底的一天,冯久接到一个案子,这名女子叫王春花(化名),万州本地人,智力存在缺陷。由于父母去世得早,王春花早早嫁了人,然后,婚后却长期遭受丈夫的家庭暴力,去年年底,丈夫直接带着儿子离开,不知所踪。为此,她决定起诉离婚。然而,走出家,精神时而清醒的她,很快迷了路。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周家坝法律服务所。考虑到对方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冯久将王春花送回家后,立即找到当地的居委会,劝说他们当监护人,支持参与这起诉讼。然而,过程并不顺利,冯久先后跑了四五趟,终于打消了居委会的疑虑,答应下来。诉讼官司结束了,然而,王春华的生活问题却困扰着冯久。“接触久了,她也把我们当家人。”冯久,这个王春华一口一个“叔叔”的人,想到王春花无任何生活来源,于是,又抽空便往居委会跑,最终,成功帮她申请到了低保。

在法律正义前 他们坚持原则

向绍兵,大家口中的“老向”,今年53岁,自所成立以来一直扎根在所工作,通过了司法考试后,他仍然选择留在所里。“大家做事的目标一致,很难找到这样团结和谐的团体了。”老向坦率地说。

15年年初,老向偶遇一名以前的邻居,得知对方才刚输了官司。老法律人的习惯,让他忍不住跟对方聊起了这件案子。邻居李明(化名)在当地一家出租汽车公司打工,由于企业不按劳动合同履行,少发了部分工资。于是,李明和其他11名工友,申请劳动仲裁,输了,随后,又请了律师,起诉至法院,然后一审被驳回起诉,了解到基本事实后,认真研究,找到了其中的突破点。然而,由于被告企业的背景,这场诉讼受到了很大阻力,多方劝说老向,让他放弃这起诉讼,对于法律,一向是个固执人的他,毫不动摇。最终,二审法院判决涉案企业赔偿这12名劳动者。

拿到赔偿款后,12人本来商量着各自送面锦旗给老向,被拒绝了。“所里的锦旗收太多,都没地方挂了。”老向说,事后,所里集体商量,不让当事人破费,尽量谢绝当事人送锦旗,而以前收到的,他们好好地收藏了起来。

类似这样的案件,数不胜数。这群人,用行动践行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努力向前,只为让老百姓感受到触手可及的正义。

上一篇:时政热点:法律应让吃珍稀野生动物者自食苦果

下一篇:一条灌溉水沟的法律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