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争做维权小雏鹰
点播: 2019-05-29
本报记者 张霞 文/图
“买文具应该注意什么?”“食品袋上的SC标志代表什么?”“买食品时怎么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遇到假冒伪劣产品时应该怎么办?”……
3月7日,平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来到崆峒区寨子街中心小学,开展了以“情系少年消费者·培育维权小雏鹰”为主题的消费维权进校园活动,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消费维权课。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给孩子们发放食品安全知识相关资料、现场讲解、与小学生提问互动等方式向他们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利用孩子们学习生活中常见的文具和零食,就如何购买质量有保证的产品,如何正确识别伪劣、过期食品,购买食品时需查看包装袋上是否注明有SC标志、生产日期、保质期等相关信息,以及发现不合格食品后应该如何维权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
“今天我知道了在买食品时必须要看食品的保质期和生产日期,如果遇到食品纠纷,就要打12315维权电话。”崆峒区寨子街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魏富琴说。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于宏勤告诉记者:“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我们市场监管部门有责任有义务确保他们吃的安全,用的放心。今天,我们开展12315进校园活动,就是宣传引导广大师生树立科学的消费理念。2019年,全市市场监管工作将以严格监管,确保产品质量、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方面的安全,让消费者少一分担心,多一分放心。”
据了解,在3·15即将到来之际,除开展消费维权进校园活动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还将组织开展质量监督检查活动,对2018年投诉集中的行业进行行政约谈,特别是保健品市场乱象进行突出整治,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等宣传活动,切实增强广大群众法律维权意识,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下一篇:纠纷解决中的“闹式”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