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大报

我市2019年消费维权情况出炉

点播: 2020-04-02

  本报消息(记者罗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临近,市消保委公布我市2019年消费维权情况,涉及质量、售后服务、合同、广告、价格等多方面。

  据悉,去年我市市场监管部门和消保委共接到各类投诉举报咨询案件170225件,同比下降6.3%,其中投诉63336件(诉转案319件)、举报26801件、咨询80088件。反映的问题集中在互联网购物、居民服务、餐饮服务等方面。

  从我市2019年消费投诉情况看,投诉总体“四升一降”,其中网络投诉和食品类投诉的增长幅度较快。

  随着直播电商快速崛起,逐渐成为消费纠纷多发地带。2019年涉及互联网购物投诉高达11600件,增幅29.1%。许多直播电商的货源出自一些小加工厂,大量商品没有经过审核就上架销售,部分商品没有厂名厂址等标签标识,产品品质参差不齐,质量堪忧,售后服务难保障。数据显示,质量问题和售后服务问题分别占网络购物投诉的31.4%和29.3%,同时存在知假卖假、夸大宣传等问题。

  全年食品类投诉2019件,较去年同期上升27.0%。投诉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食品腐败变质过期、含有异物、网络平台购买的食品标识标注不规范等。在交通工具类投诉方面,2019年共受理汽车类投诉3608件,主要有合同违约、汽车零配件的质量、4S店存在未尽到“三包”义务、强制消费等问题。在日用百货类投诉中,主要涉及购买的服装、鞋帽类产品质量不达标,标识标注不规范及售后服务难落实,部分投诉因消费者对产品“三包”存在误解等。

  此外,有关方面借力“扫黑除恶”,综合运用网络交易平台大数据和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数据,梳理出职业投诉举报“黑名单”等方式,去年我市职业投诉类举报件骤降近六成。

  2019年,我市消费维权工作亮点纷呈。市消保委和市场监管部门整合五大投诉举报热线,全程通畅消费纠纷解决渠道,全面实施“放心消费在金华”行动。不断改善消费环境,比如推出保障消费者权益负面清单、消费者权益告知书、消费者权益保障金等七项制度,其中多项举措为全国首次推出。我市在全国率先推出信用维权制度,推进“红黑名单”,开展“为放心企业点赞、给闹心企业打叉”活动。

上一篇:起诉迪士尼维权获奖 不畏经营者强势而依法维权

下一篇:消协提醒直播购物风险:剁手一时爽 维权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