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网络暴力怎么办?这些方法教你维权!
点播: 2020-04-23
最近,南京市民徐女士在玩网游时,遇到了私人信息被泄露的事情,给生活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生活中,类似的网络暴力不少人都曾遇到,但因为维权难,多数人只能忍忍算了。那么,面对网络暴力,到底有哪些途径可以维权呢?
南京市民徐女士说:“我在一个腾讯公司的手游里边玩游戏,在今年四五月时候开始,他们某些玩家查到了我的个人信息,就拿我的工作单位个人信息在游戏里面,公然进行造谣诽谤,辱骂几乎天天有,都是子虚乌有的事情,对我本人还有所在的单位,都造成一定的影响。”
仅仅因为游戏内资源争夺,这位ID在广东深圳的玩家开始对徐女士进行诽谤侮辱,很多不明真相的玩家也以讹传讹。事发1个多月以来,该玩家仍旧在游戏内对徐女士公然造谣中伤。而徐女士在咨询游戏平台与警方后,却更加困扰了。徐女士说:“我本人拿不到造谣这个人的姓名,还有身份证号,户籍所在地,我现在没办法去给我的合法权益进行维权。”
那么,公民在网络遭受网络暴力,目前有没有途径可以维权呢?法律专家表示,可以有!侵权情节较轻的,以民事途径维权,可向网络平台或监管部门投诉,甚至提起诉讼。北京大成(南京)律师事务所孙加雷表示:“网络平台怠于履行其职责的时候,还可以选择向政府相关监管部门投诉,主要包括文化,工商以及公安部门,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对于侵权情节较重但不构成犯罪的,可向公安部门报案,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公然侮辱他人造谣诽谤的,处以拘留和罚款。
对于侵权情节严重的,则要通过刑事诉讼来解决。对于情节严重的标准,法律也有规定。孙加雷解释:“多次实施侵权行为的、造成受害人精神异常或者自杀的,另外最高人民法院还发布过网上诽谤刑事责任界定的标准,帖子点击量超过五千或者转发超过五百的,也够成情节严重。”
然而,跟徐女士一样,在维权中,大多人都卡在找不到对方真实信息的问题上,由于对举证责任又没有明确规定,网络平台又不提供侵权人信息,受害人只能寄希望于法院能否协助取证上。律师认为,要想解决这一现状,还需要国家立法完善,特别是在受害人取证方面,提供技术和法律支持。
网络平台在赢利的同时,更要对本平台的用户行为严加管理,在网络暴力问题中,还需要各网络平台完善实名制,担起净化网络环境和举证的责任,把恶行真正拒之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