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大报

揭秘楼市职业维权人:真实诉求在于推销装修业务

点播: 2020-08-02

  第二件事,是房间窗户整改及包阳台事件。另一位业主小姚说,当初样板房里,窗户开启扇和不可开启部分的比例是8∶2,但实际交付时,这个比例变化比较大。业主代表提出解决方案:要求开发商以赔偿换窗的费用,统一给业主包阳台作为补偿。

  “但老Z不同意业主代表的方案,他提出的方案是开发商给业主赔钱,业主拿到这笔钱后,再招投标找外面的装修公司来给业主包阳台。”

  三番两次下来,黄小姐和小姚都觉得,这老Z怎么看着有点像是在推销装修业务?

  借亲朋名义或者充当“李鬼”

  潜伏进各个业主群

  X楼盘业主群里,对老Z身份产生怀疑的业主还有不少。

  先是有业主挖出来,经常在群里跟老Z一唱一和、互动很频繁的一个ID,其实是老Z的小号。

  后来又有业主挖出来,老Z之前还出现在隔壁楼盘的业主群里。

  通常购房者不会在相邻的两个楼盘里各买一套房,所以有业主质疑老Z是否真的是业主。“老Z当时在群里晒了购房合同,但是合同上面购房者的名字并不是他本人。老Z辩解说,这是他以亲戚的名义买的房子。”小姚说,现在很多业主认为,老Z更像是装修行业的人,借亲戚朋友名义潜伏进各大新楼盘的业主群里,寻找维权机会,趁势推销装修业务。

  无独有偶,城东某新盘的业主白先生说,他们小区一期刚交付,业主群里前不久也揪出了一个借维权推销装修业务的人。

  有业主找到此人对应的住户房间号,结果该房号的主人大吃一惊,说自己完全不知情,从来没在业主群里发过这些内容。大家在群里仔细一对比,发现同一个房号果然对应两个ID,也就是说,这是个假业主,采用的是类似于车辆“套牌”的手段混进业主群的。

  职业维权人

  背后的“产业链”变了

  几年前,钱江晚报曾经报道过“职业房闹”的故事,当时的职业房闹,主要是利用很多业主不专业也没精力去维权的心态,通过向业主收取“维权经费”并抽成、向开发商收取“息事宁人费用”的方式赚钱。

  随着业主的维权意识越来越高,维权方式越来越专业,原先的职业房闹已经没有优势。比如现在很多楼盘会由业主代表牵头,分楼栋分单元由类似于小组长的人向每户收取数百元的维权基金,这笔维权基金会公布收支账目,做到透明公开。

  而开发商这边也“与时俱进”,对来维权的业主身份都会仔细核查,早年“职业房闹”花钱雇一批非业主去现场闹事的情况,现在基本不太可能出现。

  因此如今的职业维权人,他们背后的“产业链”变了——大多数是那些有工程、装修背景的人,潜伏进各大新楼盘业主群,找楼盘工程质量问题,伺机推销自己的业务。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直播带货被坑咋维权

下一篇:07315教育维权·教育频道·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