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大报

警惕邮币卡行业中身披“维权”外衣的狼先生

点播: 2016-11-01

维权,是身为公民个人意识的觉醒和社会法制建设进步的标志。投资者维权,是一个民族法治精神提高的集中体现,是有力地打击违法违规经营活动及行为,阻断其继续侵犯其他投资者的强大武器。但当合理维权逐步演变为恶意维权时,所谓的事实真相仅仅是被夸大、扭曲、丑化的一场闹剧。脱去“维权”的外衣,仅剩谋取私利的狼子野心和恶意维权的生存本质。一般来说,所谓的“恶意维权”,是指通过不正当的非法手段制造一些事件,以道德震撼、舆论震撼向相关涉事机构、政府职能部门施压,从而获取正当或不正当权益。恶意维权行为不仅扰乱了社会秩序,阻碍行业健康发展,影响正规企业经营,最为严重的是,其让众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投资者误入维权歧途,最终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南辕北辙。从根本上讲,只有依法维权方式不断正规、依法维权意识不断加强,受害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保障。当然,也需要广大投资者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决对恶意维权说不。

近期,邮币卡市场再次出现了不法分子假借“维权”名义,通过“自残”等极端行为对交易中心实施威胁、恐吓、敲诈等违法犯罪行为。并利用聚众闹事、散播不实信息、肆意挑拨不明真相的群众等常规套路,滋扰交易中心和相关政府部门的日常工作,严重扰乱了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

虚假开户,骗取福利

为骗取福利,谋取私利,个别投资者通过非法渠道,收买大量身份证、银行卡,盗用他人信息,使用单一IP操作几十上百账户,利用邮币卡交易平台相关营销活动中的漏洞,骗取福利,而后高位砸盘,转瞬退出,给平台、投资者的正当权益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编造 故事, 恶意诋毁

随着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自媒体广泛运用,为个别投资者制造所谓的维权事件提供了便利,常用套路即利用自己或他人的投资失败包装成一个个“投资被骗”的故事,这些故事大多被投放到无需审核就能发帖的贴吧或者审核标准较低的网站,导致市场混淆视听,一言不和就维权,一旦亏损就维权,甚至一旦跌停就维权。个别投资者以低成本且无需负责的口吻和姿态通过网络肆意破坏平台的信誉及经纪商的信用,制造舆论压力和市场恐慌,进而从中牟利。

无视浮盈,无理索赔

维权正在走向专业化和产业化,该类专业维权者常常混迹在各大投资者维权群组,然后以“难友”的身份私聊各个维权人,以此作为业务。专门提供接待住宿、撰写文章、提供横幅口号及统一服装等,维权成功后进行分成,或者事先收取一定费用。

聚众闹事,恶意维权

个别投资者利用监管部门、交易平台及经纪公司“惧怕”群体性事件的影响,刻意挑起和制造群体维权事件。以社会对群体性事件的高度关注及监管部门对群体性维权的高度重视为凭借,达到自己从中获取好处的目的,实现投资亏损还能保底回本的想法。

上述这些不当的维权行为不仅给各级政府、公安机关以及被投诉、滋扰企业的正常经营管理工作带来压力,而且造成了一定的社会不稳定影响。为了有效的遏制非法维权社会风气的蔓延,新修订的刑法修正案特别针对这一现象处以了更严厉的打击。2015年新修订的刑法修正案(九)将“聚众扰乱公共、交通秩序罪”,变更为“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情节认定包括“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不仅如此,处罚级别从原本的“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提高为“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在第三款中,该条还规定,多次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经行政处罚后仍不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随着中国“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推进,这种非理性、野蛮的处理问题方式必将越来越失去市场,一旦造成严重的社会恶劣影响,相关当事人也必将受到法律的严肃制裁。因此,错误的维权方式可能不仅没有很好的达到自己预期的所谓“维权”效果,反而可能“偷鸡不成反蚀把米”,把自己的人身自由给搭进去了。

一切以恶意聚众扰乱公共、交通秩序行为均属于违法行为,广大投资者应依法规范自身行为,拒绝恶意“维权”。此外,也应提高自身风险意识,加强对邮币卡在内的金融知识的了解,谨慎理智的对待包括邮币卡在内的任何一项投资,不要盲从个别人或个别机构的诱导。另一方面,整个市场的竞争监管机制还需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只有良性的的竞争才能促使整个行业的长足健康发展。当然,投资者遇到投资亏损时,也应当冷静处理,合理维权,而不是以过激的手段逼迫相关部门介入,强势要求交易平台为自己的一切非理性行为买单。

上一篇:贷款提交资料涉假 邮政银行维权遭法院驳回

下一篇:e租宝案件最新消息:受害投资人建114个维权QQ群 80%返还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