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大报

维权之伤!盘点2016年六大房产维权事件

点播: 2017-05-27

年底既是交付季,也是维权高发的季节。今年,特别是下半年来,南京的维权事件一起接着一起。从房屋质量问题,到物业纠纷,再到学区房,就连河西的某高端楼盘也因降低精装标准而受到业主维权。

1 赠送面积成违建——中铁青秀城“赠送面积”遭城管拆除

今年11月份,位于城北的中铁青秀城小区开发商销售时宣传的“买二赠一”的“小房间”被认定为违建,日前遭遇城管和公安部门的强行拆除。后经查实,青秀城业主在通风井内砌墙,属于违法建筑。该小区1、2、5、6、10、14栋88平米户型采光井位置都已搭设隔板,面积共计2317平米,当事人现场未能提供任何建设规划手续,属于违法建设。当初向买房人承诺的“买二送一”由于赠送的面积属于违章搭建,被栖霞区城管局拆除。

赠送面积是开发商比较常用的手段,业内俗称“偷面积”,通过这样的方式,往往会多出半个房间甚至更多,原来的2房就变成了3房,自然会成为不少楼盘最大的卖点。然而,这些赠送面积,有些是符合要求的,有些却是违规违法的,开发商往往只顾宣传卖点,对后期可能隐藏的风险只字不提,一旦涉及违规,遭受损失的往往就是业主自己。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买房人也要警惕,面对开发商赠送的面积,还是应该查看仔细。有的赠送面积可能变更了规划设计,搞不好就成了违建。

2 学区虚假宣传——富力尚悦居学区泡汤

今年3月份,富力尚悦居遭遇业主拉横幅维权,原来是开发商卖房时承诺的国家级示范高中——南京一中分校的学区泡汤了。据了解,富力尚悦居在前期宣传中一直称自己有学区,这一宣传点也成为了购房者选择该楼盘的主要原因之一。后经证实,该楼盘并无签约学区,而富力尚悦居也因涉嫌虚假宣传被工商部门约谈。

学区无小事,家长们对于学区房的追求一直是高烧不退,所以不管市场走向如何,学区房的地位也永远不会被撼动。好不容易才买到的学区房,更不容许有一丝一毫的“误差”。小编也提醒各位业主,购买学区房时不要单纯相信置业顾问的一面之词,更不要一听有学区就两眼放光,在做购买决定之前,一定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另外,《新广告法》对学区方面的宣传也有严格的规定,如果买房人看到未经证实的学区宣传,可以向工商部门举报。

3 物业纠纷引发暴力冲突——托乐嘉新老物业冲突

托乐嘉花园业主因新老物业交接引发的暴力冲突可谓闹得沸沸扬扬。老物业不撤出,业主则决心更换物业,组建近百人的业主护卫队,导致交接当天上演了物业与业主的激烈对峙。

近年来,因为业主要求更换物业而引发的一些暴力事件屡见不鲜,物业纠纷案件呈迅速上升趋势。据了解,南京市法院全面受理的各类物业纠纷案件约占全部民事案件总数的17%以上。物业纠纷案件已经成为主要的民事案件类型。由于业委会解聘更换物业服务企业,新旧物业交接矛盾频频发生,出现旧物业不愿走、新物业进不来的情况,甚至引发严重暴力事件。有些纠纷涉及到业主、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经济利益,对矛盾调处带来很大难度,结果往往是矛盾双方都不满意。

4 精装修标准降低——金隅紫京府精装修维权

限购后,楼市进入“速冻期”,政府限价也越来越严格,很多买房人担心,自己高价购买的“豪宅”会通过降低精装标准的手段来提高利润率。河西金隅紫京府业主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据相关媒体报道,业主们因项目样板间精装修与宣传不符进行维权,认为无法达到5800元/平方米的装修标准,甚至有人打出了“全额退款退房”的标语。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河西楼盘在市场热的时候购房者不太挑,但是一旦市场冷下来,那些原本的豪宅恐怕未必经得起考验。”

5 车位纠纷——升龙天汇车位“乌龙”

升龙天汇小区1期的停车位分成100多个地面停车位与700个地下车库停车位。其中,700个地下停车库停车位中的绝大多数为机械车位。而根据升龙天汇的业主反映,在他们购买房子的时候,开发商的商品房预售方案上却写着机械立体式机动车停车位“0”个↓

当时,有媒体采访开发商,相关负责人表示,商品房预售方案里出现了两年都没发现的笔误,地下的自走车位都成了机械车位。

根据相关规定,在开发商申报房源的预售方案时,房管部门只对房源的相关图纸进行核对,而小区内的配套建设,例如停车位、商业配套等,先由开发商自行申报,等到后期具体销售产权时,房管部门再对这一部分的规划图纸进行审核。而像升龙天汇项目在商品房预售方案上出现如此差错,开发商明显要承担相应责任。

6 建筑安全隐患——城北某楼盘走廊未封闭

7月中旬,城北某楼盘因开放式走廊在护栏外未做闭处理,业主认为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遭遇维权,维权持续两个多月,双方甚至发生了肢体冲突。

在遇到这类问题时,业主在购房前期应该充分了解该楼盘的设计样式,如果不符合自己的心理预期或者有自己的担忧,可以跟置业顾问提出自己的想法,或者寻找符合自己心理预期的楼盘进行购买。

小编说

在每一个中国人心里,家首先意味着,有一个自己的房子,有一所容身之处。因此,不少人倾尽所有,只为了这一份安全感。

维权事件频发,一方面说明,业主们的法律意识有所增强,懂得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当维权发生的时候,开发商或物业首先想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推卸责任,与业主在沟通过程中不能够达成一致,也加速了维权事件的发酵。

虽然说维权事件不可避免,但在维权时理智对待,尽量在沟通阶段解决问题,如若不能,就要掌握好证据,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上一篇:资兴市开展第27次“全国助残日”主题宣传活动

下一篇:四个典型案例请看仔细 法官教您如何消费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