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大报

新华时政年终报道:2012中国政坛好声音

点播: 2018-04-10

编首语

2012年即将结束,岁末回首,很多事情值得我们再去细细品味。这一年,注定是难忘的。因为这一年,中国实现了很多的突破和成绩,足以让所有中国人感到鼓舞与自豪。回望这一年时政领域发生的重大历史时刻,除了那些人,那些事,也有那么些声音,他们同样以质朴、坚定,宣誓着这一年走过的变革之路和即将开启的辉煌历程。2012年,让我们一起来回放,时政好声音。

【特别好声音】

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11月8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在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胡锦涛同志所作的十八大报告,浓缩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年来党领导中国发展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勾画出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报告中的新表述、新思想、新论断,引发了与会代表和各界干部群众的广泛关注,成为本年度毋庸置疑的时政好声音。

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十八大报告确定的大会主题中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与十七大主题中“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表述不同。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

“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已遥遥在望。这一次党的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对全世界的郑重昭告,同时指明了未来五年非同寻常的历史方位,及其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意义。[详细]

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八大报告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报告还提出了“两个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体现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路。 [详细]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8日在京开幕,胡锦涛在向中共十八大作报告时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报告还提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是三大发展理念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这在2200多名十八大代表中引起强烈反响,他们认为,这彰显了中共执政的新理念。[详细]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他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继十七大报告之后,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详细]

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十八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表明科学发展观成为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报告还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立场、基本要求、根本方法等作了深刻阐述。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有利于全党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对于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意义重大而深远。[详细]

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十八大报告在“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的论述中提出:“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人们注意到,自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目标以来,我们党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强调“更公平”,是“以人为本”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是将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明确信号。[详细]

延伸阅读:

十八大报告蕴含哪些新意?

十八大报告首提“美丽中国”引人关注

中共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美丽中国""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首入中共全国党代会报告

   1   

上一篇:蚌埠新闻网

下一篇: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带爸妈看世界”,当成中产生活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