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大报

2017年考研法硕(法学)大纲变化详解:中国法制史

点播: 2018-08-26

2017年考研法律硕士(法学)大纲变化详解:中国法制史(七)

--继承以往

  一、中国法制史考查目标

  中国法制史作为综合课考查的一部分,其考查目标和2016年一样,主要考查相关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从理论法学的角度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在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及掌握的同时,侧重考查考生运用法律语言的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法学知识和原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考生应能:

  1.正确掌握和准确理解中国法制史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基本原理

  2.正确运用中国法制史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对给定材料进行分析处理和正确评价。

  3.结合我国法治建设的实际,综合运用中国法制史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对我国现实法律现象和法治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4.准确、恰当地使用法学专业术语和运用法律思维进行表达,论述有据,条理清晰,符合逻辑,文字表达通顺。

  二、大纲考点解析

  (一)大纲变化

  2017年法律硕士(法学)大纲共有16点变化。具体如下:

  1.战国法律制度由第二章移至第一章;

  2.奴隶制五刑改为旧五刑;

  3.增加夏商法律制度中司法制度的监狱类型;

  4.西周刑事立法增加具体的立法法典;

  5.西周司法制度增加司法机关的分类。

  6.秦朝立法概况增加云梦秦简。

  7.增加秦朝行政立法;

  8.三国两晋南北朝立法概况增加法典别名;

  9.把封建制五刑改为新五刑。

  10.删除《开皇律》的特点。

  11.元朝立法概况增加立法指导思想,刑事立法增加犯罪分类与量刑原则,删除蒙汉异法,民事立法增加财产法律制度:契约关系;损害赔偿,删除烧埋银;行政立法增加科举制度的变化,司法制度增加诉讼审判制度。

  12.明朝立法概况增加"教民榜文";刑事立法增加犯罪与刑罚的主要特点;民事立法增加财产所有权;增加经济立法;增加地方司法机关和会审制度。

  13.清朝的刑事立法制度增加充军、刺字;司法制度增加幕友胥吏的作用

  14.清末修律活动增加修订法律馆、商事立法的特点;礼法之争;法院组织法与诉讼法;

  15.南京国民政府法律制度移至下一章。

  16.南京国民政府法律制度移至这一章。

  法制史变化的特点集中在增加了一些知识点上,章节的变化只有两处,所以同学要针对新增加的考点及时进行强化训练。

上一篇:三本学渣女一年磨砺 中国政法法硕就是这样拿下的...

下一篇:中国宪法史上的西湖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