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大报

时政网红号大咖来深分享“政事怎么说”

点播: 2018-11-05

南都深圳报料电话:0755-82121212

作为北京日报的新媒体拳头产品,长安街知事名声在外。长安街知事副总监郭涛将在深圳新媒体内容创作者大会上,以“政事,怎么说”为题,分享打造时政报道领域“网红”产品的经验。在郭涛看来,机构媒体应对新媒体发展带来的挑战,要把握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拥抱变化,才能做到平台在变而品牌竞争力影响力不变。

把原有优势“嫁接”到新平台

要转型,先要分析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在哪里,不能把原有的都抛弃了,那无异于“自杀”。在北京日报长安街知事副总监郭涛看来,新媒体时代,平台在变,讲转型,讲创新,不能盲从迎合,把自身原有的优势都丢了,路就走偏了。

经过4年时间的打造,长安街知事已成为北京日报的新媒体拳头产品,在全国时政类新媒体中居于领先地位。长安街知事定位于提供靠谱的政事分析、解读注意不到的新闻细节、脑补有趣有料的政治常识、提供走心的时政新闻。郭涛认为,在时政报道领域,从纸质媒体转战新媒体,有很多要素是相通的,比如把关能力和尺度拿捏、选题筛选判断、记者的积累等,机构媒体有一些很好的积淀,相对于自媒体来说也是优势,要把原有的优势“嫁接”到新的平台上,把握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主动顺应媒介变化、平台变更的趋势。

作为脱胎于党报的新媒体产品,长安街知事也在拥抱变化。比如,因应新媒体传播手段的发展,长安街知事在新媒体传播形态上着重发力,注重用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主题报道,减少用户的阅读“疲劳感”。2017年,长安街知事“政事”栏目共出品20余个H5创意新媒体产品,获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坚持原创方向才能走得更远

长安街知事是聚焦时政领域的垂直类产品,时政新闻报道和解读先是立足北京,后面向全国,如今更拓展到国际时政新闻,影响人群也不断扩展。长安街知事副总监郭涛表示,要在新媒体江湖中脱颖而出,必须坚持原创的方向,才能走得更远。在打造产品的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或瓶颈,但这一点是必须坚守的。从实际经验来看,在时政领域,线上线下的推广活动可以有,但聚拢粉丝最有效的手段还是靠持续生产优质的内容,保持用户粘性最有效的手段也是靠持续生产优质的内容。

打造一个品牌,要靠日积月累,换一种表达方式之外,内容仍是关键,但信息公开透明化,要获取独家线索更难,郭涛表示,在同题作文中,长安街知事一是要求快,更快触达用户,二是要有独家增量内容或独特视角,成就在用户中的影响力。此外,就算遇到重大节假日,长安街知事依旧照常更新,强化存在感,这些都是留存用户、赢得用户认可的重要手段。

产品的成功离不开背后的人

产品的成功离不开背后的人,政事怎么说都是由人来说,长安街知事能打造成为具影响力的新媒体产品,离不开深耕时政新闻的一帮采编人员。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在时政领域尤为如此。

什么样的人适合从事时政领域的新媒体内容创作,在长安街知事副总监郭涛看来,对从事领域有没有热忱很重要,喜不喜欢、感不感兴趣决定着很多事情,而在实际工作中,公号是每天更新的,对稿件的需求量大,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事,勤奋也很重要,要保质保量不断生产出稿件来,没法靠讨巧,需要人的投入和付出。

要克服“本领恐慌”,郭涛认为要靠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学习能力很好理解,对于政治规则、官场架构、权力运行要有了解和积累,这是从外行到内行的必经之路。研究能力则是指会不断对报道和传播进行复盘和反思,总结成败的经验教训,这对于持续成长也很重要。

南都记者 王睦广

(原标题:时政网红号大咖来深分享“政事怎么说”)

上一篇: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在深圳:一路走来都是关于时间的故事

下一篇:时政热点:“佛系”作文是对快乐童年的强烈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