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县出台15条措施精准应对疫情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点播: 2020-03-29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积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惠安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确保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支持贫困人口务工就业
加强就业指导服务
加强劳务、用工需求的信息发布,向有就业意愿的贫困户推送3个以上岗位信息。实施农村贫困户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工程,开发适合不同贫困人群特点的培训项目和专项能力培训工种,在技能提升培训、优质岗位实习就业等方面予以优先帮扶。对新招和转岗的务工贫困人口开展技能培训,给予参训贫困人员每人一次性生活费(含交通费)补贴300元,对参加培训的女性贫困劳动力年龄可放宽至60周岁。
帮助就地就近就业
实施“百企帮百村”帮困活动,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稳定生产,鼓励工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镇村劳务公司以及其他帮扶企业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对每吸纳一个贫困人口稳定就业3-6个月的有关帮扶企业给予一次性补助2000元。
增设公益就业岗位
组织动员贫困群众参与工程项目建设。支持镇村开发保洁、保绿、防疫、治安、护路、护林等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按照规定标准给予岗位补贴。对本年度内补贴政策期满的,可延至2020年底。
加大产业扶贫力度
支持发展产业项目
支持贫困户自主创业,大力帮扶有劳动能力、有产业发展项目的贫困户发展种养殖业和农村二、三产业项目。对因地制宜发展一定规模的家庭种植、家庭养殖、庭院经济等“短平快”项目的贫困户加大奖补力度,资金直接补贴到户。根据贫困户贫困深度、项目实施情况,每个项目补助资金原则上最高不超过5万元;同时对贫困户发展产业项目给予扶贫小额信贷支持。
积极促进消费扶贫
推广黄塘镇省吟村、接待村和崇武镇霞西村、五峰村等“淘宝村”创业经验,鼓励发展农村电商、连锁经营和“农业众筹+互联网+精准扶贫+生产基地”等新兴流通业态,促进消费扶贫。
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
创新扶持机制,新增安排资金统一投资收益,用于稳定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对部分受疫情影响导致村集体收入减少(低于10万元)、支出明显增加的市定重点帮扶村,安排专项资金给予每村一次性补助5万元。鼓励依托生态环境资源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现代特色农业以及开发“共享农庄”“主题公园”等休闲农业产品和服务,引导贫困户创业创收。
强化“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
加强医疗救助保障
加强乡村卫生院药品供应保障,以贫困户常见多发的慢病重病为重点,开展家庭签约医生上门服务。在疫情防控期间,对一次性定额医疗救助和重特大医疗救助,做到随时受理、及时办理。严格落实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政策,由县财政全额出资为全县农村贫困人口购买补充医疗保险(每人每年40元)和农村扶贫小额人身保险(每人每年30元)。
加强住房安全保障
开展脱贫攻坚住房安全“回头看”,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组织开展安全鉴定,对C、D级危房的采取农村危房改造、造福工程搬迁等措施解决,并对纳入农村危房改造项目采取翻建形式的房屋按规定每户给予4.8万元(不含省、市补助资金)补助。每年安排一定专项资金用于贫困户的住房条件改善提升,对房屋修缮的贫困户,根据投入资金进行补助,原则上每户补助不超过3万元。定期开展巡查,设立举报投诉电话,及时受理办理贫困户反映的住房安全问题。
加强义务教育保障
加强对贫困家庭学生居家学习跟踪指导,鼓励采取赠送学习移动终端、保障网络畅通等多种方式,为贫困学生创造线上学习条件。对暂时缺乏线上学习条件的,通过电话交流、信函传递等方式,落实居家学习指导。对受疫情影响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及时纳入国家资助范围。发放“惠风助学”补助资金,资助标准为学前、小学、初中300元,中职、高中500元,大学1000元。
加强饮水安全保障
加强对贫困户饮水安全情况跟踪,加大水源保护、净化消毒、水质检测和安全巡查,确保贫困户饮水安全。落实补助政策减轻贫困户用水支出负担。
加强临时救助和兜底保障
实施临时救助政策
对在疫情期间因疫情影响而停业、失业等导致生活受到影响的贫困户给予一定的临时救助扶持。对遭受重大疾病(包括重大精神疾病等)的,每户一次性给予补助4000元;对遭受自然灾害或其它灾害的,每户一次性给予补助5000元(损失少于5000元的按实补助);贫困户子女入学补助,当年度升入高中每人一次性给予补助2500元、考入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大专及以上院校)每人一次性给予补助5000元。
落实低保兜底制度
对有返贫风险的贫困户加强跟踪,及时将符合低保认定条件的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对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按照支出型贫困家庭低保政策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低保。对已纳入低保的贫困户,家庭人均收入超过当地低保标准的,给予12个月延保渐退期,帮助其稳定脱贫。
加强动态检测和挂钩帮扶
强脱贫动态监测
逐户建立排查台账,重点排查因疫情影响存在返贫风险的已脱贫人口、存在致贫风险的边缘人口、存在脱贫困难的贫困人口,因户因人制定帮扶措施,及时开展精准帮扶,确保实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目标。
落实干部挂钩帮扶责任
全面落实“一户一策”“一户一挂钩”制度,切实做到“一月一帮扶”。挂钩帮扶责任人要了解掌握贫困户在疫情期间的生产生活情况,帮助解决生产物资代购、农业社会化服务、防护用品等实际困难。对因疫情等因素影响,可能返贫或出现返贫的,要立即按程序报告,实行单列管理,纳入重点帮扶。
持续深化山海协作
继续做好惠安与光泽县对口帮扶山海协作共建产业园区建设工作,拨付帮扶资金不少于1200万元,每年至少引进2家以上企业入驻共建产业园区,扶持光泽县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推动山海协作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