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大报

中法水务:做好工业园区环境治理靠三大能力修炼

点播: 2016-10-19

    【慧聪水工业网】湖水清清,绿草如茵。”相信在大多数人看来,这样美好的环境很难与工业园区联系在一起,但如果你参观过上海化学工业区,可能看法会有所不用。

上海化学工业区是亚洲最大的石化平台之一,于1996年建成。2002年,中法水务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法水务”)与上海化学工业区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化学工业区投资实业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上海化学工业区中法水务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化工中法”),合同期为50年,独家为园区内100多家企业提供饮用水、工业用水及污水处理服务。中法水务组建的这一合作公司被认为是中国工业园区水务管理的示范企业。

中法水务如何做到为工业园区量身定制水处理方案?其在工业园区水处理的经验给业内带来哪些启示?带着这些问题,中国水网记者在4月9日,中法水务位于上海化学工业区水研究中心2015年的技术研讨会期间,专访了中法水务主要负责工业园业务的副总裁康健灵及上海化学工业区发展有限公司总经济师、上海化工中法董事长陈建明。

总结与康健灵和陈建明的谈话,可以看出,中法水务在工业园区环境治理方面取得的成绩,很关键的因素是其对三大能力的修炼。

 研发能力修炼

“研发新的技术和环境处理解决方案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迎接未来环境挑战的关键。”

康健灵介绍,中法水务母公司苏伊士环境在法国的国际水务及环境研究中心是世界最大的私营水务和环境研究中心之一,投放与研究的资金达7400万欧元,拥有由全球17个研究中心和200多个实验室组成的国际化专业网络、超过70个研究项目和120个研究伙伴,与50多所大学及工业企业合作建立了伙伴关系。

中法水务也一直致力于工业用水及污水处理的研究,积极与相关院校及机构合作,寻求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上海化学工业区水研究中心就是中法水务于2006年与上海化学工业区、同济大学及华东理工大学合作,创建的中国第一家专门从事工业水与污水处理的研究中心;2012年,中法水务又与重庆水务集团成立环保研发中心,专注于供水管网管理─尤其在智能水务方面的研究。以水、污水、固废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环保研发中心,协助当地合作公司研发在水、污水、工业水、固废等方面的高端技术以及创新的解决方案。

其中,上海化学工业区环境治理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具有了一定的示范效应。上海化工中法污水处理厂可以处理包括富含有机物和高盐含量的各种污水。污水厂根据各流量情况,协同作业,将合适的污水最大程度地集中至污水处理装置;在中国率先使用在线毒性分析仪及生化处理线,运用400多种分析手段对污水处理实行24小时监管和分析。“我们希望把上海化工区环境治理的经验推广到其他的省市,推广到其他的领域和兄弟化工园区,共同分享,共同发展。”陈建明充分肯定中法水务的先进理念和科研成果,他相信上海化学工业区水研究中心在未来随着不断地发展与成长,一定能将其在上海的水和污水领域的研究成果带到全国甚至国外,同时也希望能不断引进、消化和吸收,把苏伊士环境的最新科学技术带到上海,带到中国。

康健灵告诉记者,他本人20年前就是实验室的一名研发人员,因此对研发有着很浓厚的感情。他认为,研发是一个公司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除了资本力量的投入以外,科研力量必定成为领跑环境企业的核心价值。

责任编辑:孙婕磊

上一页12下一页

上一篇:(时政)刘延东在纪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15周年暨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6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因标题超

下一篇:法国前部长:保护在法华商权益就是促进中法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