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大报

别让“泄密”伤了实名举报热情

点播: 2018-08-28


    法制晚报——有话要说

据《珠江晚报》报道,实名举报湖北黄冈武穴市一校长后,被举报人的朋友竟然将举报信发到了举报人手机上,还打来数十个电话和发来数十条短信。日前,湖北武穴信访件泄露事件引发网络关注。湖北省黄冈市纪委12月2日表示,黄冈市及武穴市非常重视,迅速对此问题进行了核实。

这是一起实名举报。举报人在举报校长挪用公款问题的时候,留下了自己的真名,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码。本来以为,实名举报会比匿名举报的效果要好,有关部门会因为是实名举报而更加重视。可是,让实名举报者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实名举报不仅没有让问题解决更迅速,反而让自己处于危险境地——被举报者获得信息之后,不断打电话、发短信进行恐吓和骚扰。

为了提高举报线索的有效性,为了提升案件办理的针对性,最近这几年,国家有关部门一直在倡导实名举报。实名举报的好处是诸多的:一方面,实名举报有利于案件线索的梳理;另一方面,实名举报可以降低“恶意举报”的比例,倒逼大家举报案件线索的时候增强责任感。倡导实名举报,其实就是鼓励大家勇敢地向违法乱纪说不。

但是,推行实名举报,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要保护好举报人的信息。然而,现实之下,出现了不少“举报信泄密”的情况。一些举报线索很可能因“被举报人已经有所准备”而失去了价值。如何堵上“举报信泄密”的漏洞?笔者以为,必须建立举报线索的保密措施,让那些想泄露信息的人,没有通风报信的机会;另外,必须想办法维护举报人的安全。

实名举报是反腐倡廉提升效果的好办法,千万不能让“举报信泄密”伤害了实名举报的热情。

上一篇:实名举报优先办理 山东公布人社扶贫举报电话

下一篇:这些官员都曾被企业家实名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