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北京违法吸烟举报量回升医疗机构首进投诉黑榜
点播: 2019-05-14
人民网北京8月8日电(孟竹)今天,记者从北京市控制吸烟协会获悉,今年7月份,“无烟北京”微信公众平台接到对违反《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在公共场所违法吸烟的投诉845件,平均每天接到投诉举报27件。北京市控烟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7月投诉数量比去年同期及今年6月均有上升趋势。今年3月以来公共场所违法吸烟投诉数量逐月下降,而到了7月投诉数量有所回升。据分析,与近期室外高温高湿,人群室外活动减少,吸烟者返回室内公共场所吸烟有关。
据统计,投诉最多的五类公共场所分别为餐厅(共372件,占44.0%)、写字楼(共182件,占21.5%)、办公场所(共78件,占9.2%)、商场(共38件,占4.4%)、其他(共31件,占3.6%)。其中,接收投诉数量最多的前五项违法行为分别是场内有人吸烟(共552件,占65.3%)、场所无明显禁烟标识(共173件,占20.4%)、场内有人吸烟无人劝阻(共86件,占10.1%)、场所提供烟具(共35件,占4.1%)、场所有烟草广告(共2件,占0.2%)。
中超联赛国安主场坐席吸烟明显减少
据统计,今年7月,中超联赛北京赛区国安主场位居违法吸烟投诉榜首,共计投诉16件。记者了解到,国安主场目前控烟综合措施初见成效,坐席吸烟明显减少。中超联赛开赛以来,国安主场看台违法吸烟者日渐增多,球迷多次投诉举报违法吸烟行为,曾有一次赛事被投诉30余次。被曝光后,赛区各单位采取加大控烟宣传提示、安检禁带火种、加强人员巡视、设置室外吸烟区等综合控烟措施,在近期的赛事中,看台吸烟者明显减少,控烟效果初步形成。
在8月2日晚、8月5日晚的国安主场赛事期间,朝阳区卫监执法人员和40名控烟志愿者共同进入工体现场,劝阻吸烟,现场执法。通过共同努力,当日全场违法吸烟投诉仅为3件,比开展控烟宣传前大幅度下降。
医疗卫生机构首次进入投诉榜单
值得关注的是,在7月份的投诉榜单上,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护国寺中医院连续受到9次违法吸烟投诉,这反映了医院控烟管理工作不到位,如院内没有禁止吸烟标识,医院护工在楼道和卫生间肆意吸烟却无人管理、更无人劝阻。
北京市控烟协会表示,希望医院严格院内控烟管理,查找工作不足、避免再次发生投诉,为患者提供无烟清新的医疗服务环境。
餐厅、写字楼、办公楼仍是重灾区
市控烟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餐厅、写字楼、办公楼三类场所之和是公共场所内违法吸烟率的75%。7月份被投诉“上榜”的单位仍以写字楼和办公楼为主。
如何破解餐饮业、办公楼、写字楼中违法吸烟问题?据了解,这些重灾区吸烟投诉率持续居高不下并非没有解决之道。比如曾经连续被曝光的金源燕莎商务中心、瑞城国际中心、望京SOHO等写字楼、办公楼、商务中心等单位经过严格控烟管理,加大巡视力度,倡导无烟环境等综合措施,投诉举报数量逐月下降直至近两个月全部退出投诉榜单。
相关链接:
电子烟会让人上瘾吗?
尼古丁替代戒烟法使用的尼古丁替代品,像尼古丁戒烟贴、尼古丁口香糖,都不会让人上瘾,电子烟也是一种尼古丁替代品,它会让人上瘾吗?
尼古丁替代产品中的尼古丁含量及其在人体吸收、释放、代谢清除的情况都经过了严格的临床试验测试,并不会使人成瘾。
而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有着和卷烟一样 的外观、烟雾、味道和感觉,通过雾化等手段,将尼古丁等化学物质变成蒸汽后供吸食。电子烟同样含有尼古丁,在使用时理论上和卷烟的过程是一样的,一样会使人成瘾。
电子烟对戒烟有帮助吗?
首先电子烟的安全性目前没有充分的测试和评估,谈其戒烟效果为时尚早。
其次,由于电子烟中含有成瘾性物质尼古丁,因此使用电子烟并不能使吸烟者戒烟,只是从吸食传统卷烟转为吸食电子烟,本质上没有改变。同时,由于使用电子烟门槛较低,使用电子烟会使一些不吸烟者因使用电子烟转为对传统卷烟的依赖,不易戒烟。从人群角度,电子烟的广泛使用会增加传统卷烟的吸烟率、影响戒烟率,从而增加烟草对人群健康的危害,因此使用电子烟戒烟是不可取的。
电子烟是否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世界卫生组织已明确指出,电子烟有害公共健康,它更不是推荐的戒烟手段。目前的相关研究数据表明,电子烟有细胞毒性。
此外,多数电子烟含有高度刺激性的气体如丙二醇/丙三醇、重金属如镍、镉和铜等,对人体的危害程度还待进一步研究。
科学有效的戒烟方法是什么?
首先应该明确,吸烟不是身体与生俱来的需求,而是大脑在病理状态下对精神性物质依赖的行为表现。烟草中尼古丁的成瘾性甚至超过病冰毒,仅次于海洛因、可卡因。因此成瘾烟民戒烟需要选择科学的方法,有数据显示,成瘾烟民凭毅力戒烟,维持一年戒断的成功率不足
下一篇:举报燃放烟花爆竹等违法行为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