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大报

官员遭儿媳举报,事件背后警醒了谁?

点播: 2017-03-20

  华商报榆林9月28日消息,以夫妻名义生活并育有一个孩子,因矛盾闹起“离婚”,男方父母知晓后,以二人未领结婚证为由,劝女方净身出户。女方向榆林、府谷两级纪委举报“公公”贪污腐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9月27日,华商报记者从府谷县了解到,被举报后的府谷县国土局副局长张少军目前被双规。(9月28日澎湃新闻网)

  官员被儿媳举报,看到这条消息想必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被自己家人举报,难道是“大义灭亲”?仔细了解后不难发现其中原委,关键是贪官被举报后经调查其名下竟有20余套房产,进高档会所,搞高档装修,家中还曾有一抽屉金条,其种种行为足见其生活极尽奢华。这一事件于家庭而言是一场家庭闹剧,于社会而言,我们要感谢这一“闹剧”,正是因为这一闹剧,使国家的“蛀虫”得以被揪出。

  张少军落马了,我们拍案称快的同时,也值得我们深思,试想一下,如果这样的“蛀虫”不被自己家人举报,是否会继续贪腐更多的国家财产,是否还会继续败坏党内风气,损害党员干部的“公仆形象”?而就其职业生涯,我们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何在干部提拔选任的严密程序之下,这种“带病”的干部能够扶摇直上被提拔到国土局副局长的位子?可见其所在当地的干部选任机制着实是让人担忧,更是发人深思。

  值得我们深思的不仅仅在其“带病”被“提拔”上,张少军任职期间贪污腐败,且不说其个人钱财多少是否容易被查,但就其房产那么多,为何当地的纪检部门就没有一丝察觉?我们不禁要问干部监管去了哪里?

  张少军的落马对用人部门应产生足够的警醒作用,《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印发后,在选人用人、提拔干部方面,用人单位更要把好“质量”关,坚持人选标准,严格履行程序,要大力培养、大胆使用忠诚干净担当、谋改革促发展实绩突出的干部,避免“蛀虫”混入队伍滥竽充数。在干部管理上更要坚持从严管理干部的要求,对党员干部存在的“权力寻租”、贪腐受贿之举要强化惩处力度,以正党风、以肃党纪,唯有此才能有力地推进干部作风建设,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张少军的案例,也应被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所警示,所谓:小事上忠心,大事才可托付。身为党员干部,只有牢记“公仆”意识,从小从细做起,不断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干事创业、防腐拒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才能更好的践行好群众路线,助推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向前。

上一篇:中国互联网协会

下一篇:黑龙江省纪委监察厅开展扶贫领域违纪问题专项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