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增强知识产权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点播: 2017-02-12
湖南增强知识产权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中国科技网讯 (何建昆)湖南省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肖祥清在全国知识产权局会议上发言指出,近年来,湖南省知
识产权系统借改革创新的东风,以知识产权强省设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有成就性的工作。
一是围绕破解发展阻力,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探索,为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提供体制机制支持
近年来,湖南以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为契机,选择创新资源聚集、改革意识较强、具有先行先试政策优势的长沙市探索开展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进展,积累了初步经验。
在省知识产权局联合推动下,2007年长沙市委、市政府提出在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实行专利、商标、版权三合一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2014年长沙市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提出“条件成熟时,在现有专利、版权职能整合的基础上,进一步理顺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等举措。省、市知识产权部门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向有关领导汇报。2011年,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关于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三合一”的提案被列为当年全国政协重点提案;2012年8月,时任省委书记周强同志在会见国家局领导时指出:“长沙的做法很好,不断理顺了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 2010年长沙市组建了专利、版权“二合一”的知识产权局。2014年长沙市顺利将市知识产权局升格为政府组成部门,强化了长沙知识产权行政管理职能。
二是围绕增添发展动力,推进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疏通知识产权从创新到市场的梗塞环节
缺乏高效完备的转化交易平台是制约创新成果供给端与需求端深度对接的一大因素。从供给端看,“十二五”期间湖南省高校、科研院所拥有授权专利12784件,失效专利量达3018件,占授权量的23.6%,有效发明专利平均转化率约为10%,一批有价值的专利得不到转化运用而变为无用,造成的资源浪费令人惋惜。从需求端看,产业转型升级迫切需要技术成果提供动力支撑,而目前快速获取产业技术成果途径较窄,企业利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渠道不畅。针对这一问题,2015年以来,我们将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列为重点工作,于2015年12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目前已正式运行,受到各方面的高度关注。
将交易中心列入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五大创新平台、湘江新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建设、省中小微企业两创核心服务机构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范畴,纳入省知识产权战略专项和省科技专项扶持项目。要求国家专利局长沙代办处,省知识产权信息中心、维权中心等在交易中心设立分站点开展业务;支持中心签约10余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进驻,业务涵盖中介代理、法律咨询、担保评估等领域;支持中心与投资机构探索建立种子基金,布局知识产权运营投资。探索“互联网+知识产权”服务模式,上线运行“湖南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中心与湘潭市、娄底市、省中医药大学深化合作,推进市州、高校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工作;举办项目对接活动,推进合作交流。
三是围绕提升发展竞争力,推动国防领域的知识产权地方运用,促进军民融合协同创新
湖南省在国防军工领域具有一定的科研、制造优势。近几年,着力推动国防领域的知识产权运营孵化,将这部分优质资源充分开发利用于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了湖南省产业发展品质、竞争力双提升。我们去年开展了“百企调研”活动,对省内100余家重点企事业单位开展调研,特别是组织省内国防科大等3所“985”院校及湖南高地光电科技等15家企事业单位召开军民融合领域知识产权工作座谈会,促进交流互动。通过以上活动,初步了解了湖南省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基本情况,确定了以知识产权保护和孵化服务为重点推进协同创新工作。联合省科技厅、省工商局出台《关于支持以专利使用权出资登记注册公司的若干规定》,允许专利权人在登记注册公司时用专利使用权作价出资,入股比例不受限制。此外,近两年向质押融资的国防专利企业给予300万元评估费补贴;近三年投入3000万元资金,支持120个重点专利项目和军民融合产业化项目实施。推动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与国防领域知识产权项目进行对接,开展国防知识产权解密和转化交易试点,推动军民科技创新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