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大报

宝鸡市知识产权维权案件呈现“二八”现状——外地人上门讨说法本地人维权意识弱

点播: 2018-05-10

在第18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即将来临之际,记者从市中级人民法院了解到,去年,该院共受理34件知识产权方面的案件,其中以商标权和著作权案件居多。在这些案件中,80%的案件都是外地人来本地维权,本地人维权意识不强,侵权后到法院起诉的人不多。

电子载体盛行时代

著作权维权取证难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如今侵犯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的行为越来越多,稍不留意,“山寨”版就登场了,或是自己的辛苦成果被别人盗走,许多人都会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权。近年来,市中院受理的知识产权案件中,以商标权、著作权的案件居多,但数量却呈下降趋势。据市中院民三庭庭长李宝会介绍,著作权案件数量下降的原因是,作品的载体由之前的平面载体转变为如今的电子设备,因此信息量大、信息流通速度快,以致取证难。即便有人发现自己的作品被抄袭,多数人嫌麻烦、赔偿费用不高而放弃维权。起诉案件

以外地人为主本地人应提高维权意识

商标权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备受关注,而商标权侵权行为比较常见。记者从市中院了解到,我市办理的商标权案件中,80%的案件都是外地人诉讼。李宝会介绍,商标侵权案多数发生在异地,从案件来看,外地人维权意识比较强,一旦发现自己的商标被人使用会上门来打官司要说法。从本地案件情况看,本地人维权意识不是很高,即便是商标被外地人侵占,也不容易发现。案件少的另一个原因,有些人就是知道了也嫌麻烦,能维权的不多。

尽管我市知名商标不断增多,但相对外地来说我们的知识产权意识还有待加强。宝鸡人比较厚道,习惯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做生意要按照市场运营的规则,依法维护自己辛苦的成果。一个商标、一部作品,这些都是来之不易的。因此,我们要有保护意识,平时要加强维权意识,一旦发现侵权行为,应及时使用法律武器来维权。 本报记者付娜

链 接

知识产权,也称其为“知识所属权”,指“权利人对其智力劳动所创作的成果享有的财产权利”,一般只在有限时间内有效。各种智力创造比如发明、外观设计、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名称、图像,都可被认为是某一个人或组织所拥有的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智力劳动产生的成果所有权,它是依照各国法律赋予符合条件的著作者以及发明者或成果拥有者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独占权利。

它有两类:一类是著作权(也称为版权、文学产权),另一类是工业产权(也称为产业产权),包括商标权、专利保护、商号权。

近年来,网络侵权案件日益增多。网络侵权行为按主体可分为网站侵权(法人)和网民(自然人)侵权,按侵权的主观过错可分为主动侵权(恶意侵权)和被动侵权,按侵权的内容可分为侵犯人身权和侵犯财产权(也有同时侵犯的情况)。

上一篇:西安运政揭穿山寨版出租车市民可打12328维权

下一篇:海外律师如何看待《绝地求生》维权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