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大报

“奔驰女车主哭诉维权”最新进展:揪出行业潜规则、4S店老板被扒......

点播: 2019-12-16

  荔枝新闻讯(文/李子佩)今天(4月14日),"奔驰女车主哭诉维权"一事持续发酵。早上7:10,“西安发布”官方微博发文称,西安市高新区市场监管部门已对“利之星”立案调查,并责成尽快退车退款。而在此前,奔驰维权女车主与“利之星”4S店高管协商录音曝光,牵扯出汽车销售行业潜规则“金融服务费”。同时,“利之星”遭起底,有消息称,老板是奔驰中国董事、马来西亚拿督。 

  事件回顾>>>女子坐奔驰车顶开怼4S店,网友为何却都挺她?

  奔驰女车主与4S店谈判录音曝光 金融服务费到底是什么

  今天(14日)凌晨,奔驰女车主与西安奔驰利之星女高管的录音对话又上热搜。

  女车主与高管的对话条理清晰,可以说是维权范本了。

  

  1、高管:我没及时见你是因为出国 车主:我一直找你十几天,出国也有网。

  2、高管:之前您起草了协议,准备在下周一确定。车主:现场不要打官腔,未来准备签的协议为什么说成已经达成?

  3、车主:奔驰在首付款付了之后,在不知情情况下给我开了奔驰金融服务费,收服务费1.5万。现场逼着交了才可以办后续,我是被迫的,问这个收费合理吗?

  维权女车主表示,按照自己的经济实力,购车时起初并未考虑贷款。但4S店工作人员以低息等为由,百般诱导其使用“奔驰金融”服务

新闻报道截图

  奔驰金融服务费为何物?女车主表示,并没有任何人向她进行解释。并且该服务费是通过微信扫码转账到私人账户。车主想要刷卡付款,还被销售人员拒绝。

  那么,这笔钱作为服务费到底服务在哪儿?店家收取这笔钱的标准在哪里?没有任何发票,这笔钱最后流去何处?维权车主对“利之星”提出对他们“欺骗消费者”行为的质疑。女车主甚至表示,“哪怕那60多万不要了,也要讨个说法!”

  业内人士告诉媒体,所谓的“金融服务费”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潜规则”,几乎所有的按揭购车业主都会被迫缴纳该笔费用。4S店单车销售利润低,规定优先提车需加装精品、诱导办理贷款收取服务费等手段已成为汽车销售行业牟利潜规则,所谓的“奔驰金融服务费”,也是此行业长期存在的痛点。

  事件发酵至今,已经不单单是维权女车主和4S店关于退车退款的争议,由此还引起了对整个汽车行业潜规则的讨论。除了此次事件外,其实还有很多前车之鉴,那相关市场监管部门也是否可以作为参考,引起重视,努力整治一下这些“陋习”呢?

  @西安发布深夜发文随后删除 今晨宣布“责成尽快退车退款” 

  4月14日凌晨零点,@西安发布公布西安市监局对“奔驰车主哭诉维权”处理:责成退车退款不过此条微博随后被删除。

  今早7时许,@西安发布重新发布了一则最新通报:市场监管部门已对“利之星”立案调查,责成尽快退车退款。

@西安发布 今早7时许通报

  起底西安奔驰利之星 幕后老板疑与赵薇有关

  有人说西安利之星店大欺客,但你可能不会想到,利之星背后的“店”有多大?

  从本次涉事的4S店入手。这次涉事的汽车4S店属于一家全称叫西安利之星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利之星),法人颜健生。

  天眼查数据显示,西安利之星主体公司为【西安利之星汽车有限公司】。

  股东分别为中星集团有限公司和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天鼎有限公司,其法定代表人颜健生在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中担任董事,他担任法定代表人的企业多达129家,担任高管149家,其中企业多数与利之星相关。

  另据媒体报道, 马来西亚人颜健生还有一个身份是马来西亚的拿督。

  据天眼风险数据显示, 从2015年至2018年,有关“西安利之星汽车有限公司”的法律诉讼达到23起,多为买卖合同纠纷

  另外,颜健生旗下的芜湖中星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由赵薇与其哥哥赵健担任董事,赵薇为最终受益人之一。

奔驰女车主称受到威胁 不会再跟4S店有任何非官方接触

  “根据国家三包,你这个车只能换发动机。但是由于我们对您是同情的感情在里面,我们同意给您退款”。14日,西安奔驰维权事件的当事人表示,13日沟通中,奔驰代表说的这句话深深伤害了她的自尊,之后不会再跟利之星奔驰有任何非官方接触。同时,她还受到了很多威胁,有些人每天发短信来骂她。

  链接:又一起!奔驰故障维权受阻 郑州车主:逼我也坐引擎盖哭? 

  无独有偶,郑州的王女士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在郑州之星奔驰4S店花了40万买了一辆奔驰C260,提车不到24小时,车在行驶中方向盘助力系统突然失效。根据“三包”法,王女士可以要求退换车,没想到却遭维权难。

  4S店只换配件,女车主:“新车刚开了不到24小时就要换配件,非常荒唐!修车我不能接受,这么严重的问题,你给我修我也无法相信它的质量!你们要逼我像西安女车主那样坐在引擎盖上哭诉才解决啊?”

  对于此事,不少媒体都予以关注。人民微评说,又一起涉嫌店大欺客的案例!扔掉斯文,忍辱泣诉,普通人维权何其难。涉事店的傲慢与推诿,不仅砸企业招牌,也是砸城市品牌。新华网也评论说,“按闹分配”不应是社会常态,忠厚实诚也不应该被欺负。相关部门在还原真相的同时,还要秉公严处,给公众一个交代!荔枝新闻也将会持续关注此事进展。

上一篇:泉州工会拓展“园区枫桥”模式聚焦维权服务

下一篇:打砸“维权”之风不可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