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大报

男子打工期间落下伤残 7年维权终获赔偿

点播: 2020-04-10

  温州网讯“非常感谢检察官能够充分考虑我提出的请求,对我给予司法救助。”经过23个法律程序,历时7年,湖北籍务工者宋某某的艰辛维权终于如愿。近日,温州市检察院就宋某某与瓯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伤保险行政争议一案召开听证会破解了宋某某困扰许久的大难题。

  原来,宋某某于2013年4月11日在瓯海区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打工期间受伤,经鉴定为伤残八级。因该公司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宋某某为获取工伤赔偿,历经7年,至今未获得任何赔偿。

  宋某某遂向温州市检察院申请监督,温州市检察院审查后发现,申请人宋某某多年来辗转各建筑工地打工,目前在湖北农村生活,60多岁,无固定收入来源,单身无子女,生活困难,多年的诉讼更使其心力交瘁。

  为实质性化解该行政争议,避免诉讼程序空转,给予申请人实实在在的帮助,温州市检察院通过听证会听取申请人宋某某的意见,并联合瓯海区人社局、龙湾区人社局共同启动司法救助程序,终结了宋某某7年的漫漫维权路。

  申请人的代理人、原审被告等人出席听证会,申请人宋某某远在湖北,因受疫情影响出行不便,故通过远程视频的形式参会,让当事人实现“零跑腿”。会议还邀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代表作为听证员参会。

  听证会经过检察官介绍案情、申请人及其代理人陈述诉求、被告单位进行答辩、检察官出示证据及依据、参加人员发表意见、申请人发表最后意见等环节。听证员在集中评议讨论后,一致同意检察机关通过司法救助化解行政争议的做法,并从各自专业的角度,对案件进行客观公正评价。

  温州市政协委员殷欧艳表示,本案中,务工者存在知识不全面、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导致维权路难行,而每个案件的处理从形式上看不存在问题,如果有关单位及早协调解决一些问题,当事人不用花费那么多时间、精力去诉讼,现在检察机关能够予以协调解决给予司法救助,这对务工者而言是不幸中的万幸,也希望他将来能好好生活。

  “我们通过举行听证会的形式对行政监督案件进行审查,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等社会第三方充分参与,既能提高办案质量,又提高了司法公信力。”承办检察官黄益佐说道。

上一篇:专业保险维权?实则“恶意退保”河北省保协提示保险维权要走正规渠道

下一篇:省消保委发布居住消费服务领域调查报告 浙江消费者买卖房屋维权意识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