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季酒店骗租:郑州最纠缠维权如何被带进茄子地?
点播: 2017-04-05
横生枝蔓,只能自寻麻烦
全季酒店这项目纠纷多,不仅仅有租金税前税后的争执,还有永和房产证办理时间延迟、购房合同责任不对等一串问题。我昨天看到《郑州永和宇宙星全体维权业主的一封公开信》上,把这些问题捋得一条一条的,貌似还有律师意见加入。
可是,然并卵。以我经手的不下十场维权来看,每个维权盘都有一个大问题附带若干小问题。会维权的人,会揪住核心问题不放,先解决核心问题,再索赔小事儿。如果一锅烩端上去,热闹是热闹了,可是无论是信访局还是法院的同志,看状子看得眼都花了。恐怕状子看完,你讲了啥,他们根本想不起来。可这也不能怨他们,他们一天要看多少状子,凭什么给你例外?
所以,每一个维权的业主都得想清楚,别跟着打呼隆瞎折腾。你们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要解决租金税前还是税后。这个解决好,其他的再慢慢耗,才更可行。维权是短兵相接的肉搏,不是乡下人打狼,越热闹越好。在维权前,每个业主都得问自己几个问题:
把哪些人推上被告席,更有利于法院查清楚事实?
我是要真的退房,还是尽可能多挽回损失?
我想索赔多少钱才够?
一次性解除这么多合同,中国有过这种判例吗?
维权业主委员会的诉求,是否跟我个人想的完全一致?
接下来维权,时间和财力上要付出多少成本?……
等等等等。在中国维权,尤其是房地产维权,就是一场风险投资。你的付出是可以预判和计算的,而你的收获则只能寄托于太多不可控的因素。在核心维权问题上捆绑的问题越多,核心问题就越难以得到处理。在全季酒店项目中,业主当初签下的商品房购房合同和房租合同,现在估计都不满意,都想反悔,理由就是“显失公平”。可是,一旦走上法庭,将当初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之间的签约,解释为被骗了,轻信了“郑州楼市”的宣传,“郑州楼市”再作证轻信了永和和全季酒店,以及华住杨总。这么一长串的轻信,要你是法官,会信吗?
法官采信这种说法,需要下多大决心,突破多少法律常规啊。凭什么相信你就会这么幸运?
03
维权组织成了提款机?
我问我那位朋友,维权业主委员会最近有什么新的维权思路。他居然回答:不知道。
既然连这个都不知道,你上次交的维权费哪里去了?接下来,你还准备再交?
原来,全季酒店维权业主委员会据说有两位主事者,一位是正厅级大领导,另外一位就比较复杂,他的名片背面印着6个头衔,正面的最下面赫然一行字,“债务问题处理专家”。
好吧,原来遇到专家了。难怪业主们如此信心满满。
据我的朋友讲,全季酒店维权业主组织严密,在业主委员会下,又分“楼长总指挥”和“楼长”,三级领导体系之间的大部分沟通,都会对业主保密。任何人想进维权大群,也都得提供各种身份证明,以防止“间谍”混入。
对业主,委员会还实行考核机制,不但维权费用均摊,每次维权都得出人出力,否则“不得享受维权成果”。在一周前,因为不满外地业主和部分本地业主维权消极,委员会还下发一次通知,让这些人额外支出5千元的维权费用。
真是开眼了,这维权咋跟儿戏一样。如果业主们跟着委员会提出的诉求有理有据,哪怕战至最后一人,其维权成功也应该合理合法得出,对全体业主普适才对。哪有谁掏维权经费,谁就可以享受公正公平。谁不出,就只能喝西北风的道理?打官司什么时候成了买基金了?
凡事都要辩证来看。维权业主委员会指责业主们维权不出工不出力,可是每次去堵门发传单,他们在哪里?3月15日当天,我那位朋友之所以临阵脱逃,正是因为正处于全国“两会”期间,业主们拉着条幅戴着口罩,在永和铂爵那一块区域瞎晃荡,要是被抓了怎么办?业主委员会的“专家”们上有老、下有小,业主们不是吗?
维权业主委员会生气部分业主不配合维权,还有一层原因,就是他们并没有做好依法维权、按程序诉讼的准备,走的还是吆喝打狼的套路。业主还没维来权,前期租金还被全季酒店赖着不还,业主们第一次交了2300,现在还要再交5000,接下来估计还免不了再出经费。维权越套越深,简直是维权也维得被套路了。
更致命的是,全季酒店公寓这个维权业委会,并不具备法律地位,其活动的合法性来源,就是广大业主的授权。所以,它在做出重大决策时,必须全面听取业主们的看法。可是在全季酒店维权业主们之间,横向的交流和私下协商是被限制的,这变相剥夺了业主们三五成群,绕过委员会与被维权方协商的权利。大家统统被捆绑到几个维权领袖和债务专家的意志中去了,成了他们的马仔。
3月12日,永和给每个业主都发了通告短信,提醒补助方案截至3月15日就停止执行了。3月15日下午,我打了咨询电话过去,永和工作人员告诉我已经有部分业主现场办理了,还有一部分业主“挂号”,自称在外地,要求宽限几天。而我的那位朋友从维权委员会那里得到的信息是,不要去领补助,也没什么业主去办,大家要团结斗下去。
其实,有没有人接受补助方案,业主们随便打听一下便知,自己的房子,自己的钱袋,咋能委员会说风就是雨了。倘若有业主因为信息不畅,误信传言,导致错过了原本可以享受的补助金,谁能站出来承担责任?现在,永和关闭了补助的大门,甩锅了,我那位朋友打电话过去咋说也不中。他的损失,谁能补偿?
现在看来,能凝聚业主们的,除了满腔的义愤,只有传说中金光灿灿的“维权成果”。我只能说,祝福宇宙星业主。
04
维权这门生意,稳赚不赔?
在维权业委会的统帅下,包括我那位朋友在内的业主,对事态发展的了解,还不如我这个吃瓜群众。比如,永和截至3月15日的补助方案,很多业主压根就没认真了解,估计都在畅想“维权成果”呢。
按照该方案,以一套62.07平米户型月租税前3817元算,扣除税金后,业主到手3583元,3817减去3583,一个月税金为234元。再算一下,一年一共2808元。
而维权业主委员会给出的2017年年度花费预算,按照122套公寓计算,一共要凑齐723200元,每户支出将近6千元,而且还不包括法院的诉讼费用、案件需要支付的公告费、保全费、鉴定费和勘验费等。一旦进入诉讼程序,支出无疑也将按程序追加。
要知道,业主们此前第一期维权每户已经交了2300元,共计30多万元。这样再交5000元,如此折腾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即使几年后官司打赢,这些钱又找谁报销去?
更何况,维权业主委员会的一些费用预算,也让人费解。比如有10万元的“新闻宣传费用”,还有3万元的“政府部分投诉协调费用”。通俗地说,就是委员会要花13万元请记者活动官员。
这不但意味着业主们凑的份子,一部分会转化为去向不明的贿赂金,也使得宇宙星业主接下来维权,凡是报道此事的媒体,都存在“有偿新闻”的嫌疑;凡是处理此事的政府部门官员,都疑似收了“协调费用”。
这样玩下去,谁还敢帮你们说话?不是已经有不少媒体报道了此事吗,对进展有多少帮助?这些钱花得究竟值不值?
不过,对那些非要信任“债务专家”的业主来说,这些支出和风险也是无可避免的。我只是有些看不懂。从来没见过这么公司化的维权。在我的经验中,维权即使可以成为一门生意,也只有极少数人才可以赚到钱。
然而,这就像股市一样,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是收割者,不是韭菜。
05
维权当然得维,只是要有脑子
西方有句谚语,你永远不要问理发师你是否需要理发。
当然,你也不要问律师你是否需要打官司,除非你可以免费雇他。在全季酒店项目的维权中,我不清楚业主们请来了哪些律师,又是如何设计的维权方案。我所能看到的,只是一个接一个的昏招。
轻信偏信,将原本的被维权人“郑州楼市”列为队友,就是个大失误。“郑州楼市”是确定该案证据链必不可少的一环。如果它有证据可以砸死永和,业主们自然有权知道究竟是什么证据。要不,一间房6千多的维权基金,很可能要打水漂。
“郑州楼市”从宇宙星项目的售卖中获益200万,现在却只出了2万元的维权基金。业主们却还要按照委员会的要求再凑份子,天下哪有这样维权的?业主维权委员会咋这么轻易放过的“郑州楼市”,业主们也不想想。在此事中,它承前启后,最具有证据价值,给它网开一面,什么永和啦全季酒店啦华住啦,都会顺着这面口子溜走。不信的话,咱们走着瞧。
“郑州楼市”此前在声讨永和的文章中,只有一张据说是楼市小编与永和一位经理的微信聊天截图,勉强称得上是书证(电子证据?)。除此,“郑州楼市”跟永和合作应该有书面合同备存,业主们为什么就不要过来,看看里面写了啥?永和的说法是,当初分销合同中,明确规定“郑州楼市”不能超出永和的授权私下承诺优惠条件和夸大宣传。
到底谁在撒谎,“郑州楼市”为什么不拿出真凭实据自证清白?原因大家猜吧。还有,永和3月15日的补助方案中,只涉及自身的纠纷,并不要求业主放弃对“郑州楼市”和全季酒店等方面的维权。试想一下,如果业主领了永和的补助,再去找其他责任人索赔,谁最怕这个?
最怕这个的人告诉你们别领永和的补助,跟它丫的干到底,你还真信他在真心帮你?
“郑州楼市”缺席被告的官司,真要打起来,责任划分举证困难。对税金利率变更造成的损失,举证也非常困难,何况业主们至今未办理租赁许可证。我咨询过一位资深律师,他的看法是,业主们认为的14年税金损失,在法律上只能是实际发生后才能被法院认定。也就是说,你每一年交一次税,领到票后,才可以成为索赔的证据,而不是拿着计算器“啪啪啪”敲几个数字就能确定。这个说法是真是假,业主们干嘛不找个律师问问。
可能,大家都从未意识到这个危险吧。大家可能还没认真想过:此事中,一开始华住和全季酒店声称“营改增”导致税金征收政策变动,导致纠纷发生。这个逻辑发生的概率,跟“郑州楼市”、永和、全季和华住四方串通好了,故意坑害业主比,哪个更符合现实。
再放长远地看,在整个东站片区,全季酒店郑州东站店的租金即使在征收6.5%税金之后,跟四周其他项目比,是更赚钱还是更亏?如果更亏,是个大烂盘,大家敞开了闹。如果投资回报率还可以,并且一年多来也享受了楼市上行之后的溢价,那么,早点找一个更靠谱的维权路子,从烂账纠纷中解脱,寻找下一个投资洼地,是不是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