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公开推送严重侵权企业信用信息
点播: 2017-05-28
本报讯 4月12日,广东省深圳市消委会联合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大鹏局(大鹏新区消委会)、福田区消委会召开消费维权信用信息推送新闻发布会,将涉及欺客宰客、预付式商家关门跑路、互联网消费欺诈等共计16家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企业信息,公开推送至深圳市公共信用中心及鹏元征信有限公司等征信机构。
据悉,本次推送呈现三大亮点:一是市消委会首次联合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大鹏局(大鹏新区消委会)亮剑海鲜市场“缺斤短两”失信行为,对增强海鲜排档经营者守法经营、诚信经营意识有显著成效;二是重点监督互联网消费欺诈行为,揭秘网络传销内幕;三是联合独立的第三方信用管理机构,拓宽消费维权信息展示渠道,让失信企业无处遁形。
此次推送的涉案企业包括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渔海鲜便利店、深圳市龙岗区南澳街道陈鹏兴海鲜档等14家海鲜排档。这些企业利用作弊手段破坏计量准确度,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深圳市巨星美发店(深圳市芭比国际美发店)突然关门歇业,造成消费者预付卡余额无法退回,涉案金额超过20万元。蚂蚁金服(深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利用“爱生活融e购”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号,对外宣称由阿里巴巴集团投资,事实上与阿里巴巴旗下蚂蚁金服没有任何关联。该公司的经营模式涉嫌网络传销,警方已侦破此案,刑事拘留多名犯罪嫌疑人,缴获大量作案工具。
近年来,预付式消费成为投诉新热点,因门店经营不善倒闭甚至经营者跑路的投诉连年攀升,给消费者造成较大财产损失,社会影响恶劣;涉及互联网金融消费的投诉激增,部分经营者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侵犯消费者财产权、隐私权等现象时有发生,充分暴露出当前企业诚信意识的缺失,也引发了市场对企业契约精神的质疑。今年,深圳市消委会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与独立的第三方信用管理机构鹏元征信达成合作协议,从健全褒扬和激励诚信行为机制、健全约束和惩戒失信行为机制出发,实现消费信用数据互通共享,共同展示,并纳入企业信用数据库,完善消费领域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消费领域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格局。
继今年3月紧盯“十大消费者闹心的事”之垄断行业的消费者闹心事、力促深圳通整改四项“霸王条款”后,深圳市消委会将触角伸向“海鲜缺斤短两”“预付式商家关门跑路”及“互联网消费欺诈”三大领域,以信息公示为手段,联动多方对其实施信用惩戒,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形成惩戒失信的强大合力。
2017年,深圳市消委会将“十大消费者闹心的事”作为重点工作,持续高压态势,紧盯闹心事所涉及的消费行业(领域),并对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商家综合采用监督、披露、谴责、推送信用信息甚至公益诉讼的手段,问到底、追到底。
上一篇:市工商局强力推进消费维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