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大报

2019江西三支一扶考试时政热点:站在新起点上,不忘改革开放初心(3)

点播: 2018-12-14

如果说以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那么1980年初召开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则标志改革进入实质性攻坚阶段,即如何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共有12条,其中第一条是“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它总结了我们党几十年来处理党内关系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是对党章必不可少的具体补充。

这一准则的草案是1979年2月由中央政治局原则通过的,当年3月开始在党内征求意见,经过几次修改,由中央政治局再次通过后提交五中全会讨论。由此可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要解决的第一个重大问题就是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这是党的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

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离不开加强民主和法治建设。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体现了“破”与“立”的辩证统一。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

实际上,早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邓小平同志就强调,“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应当说,这是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初心。当时用的是“法制”,后来我们把“法制”进一步提升为“法治”,从治理角度强调了法制的重要性,即坚持依法治国、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还要充分认识到的是,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高扬的一面旗帜。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视野上对中国的民主事业进行了高度概括——

回顾历史,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展望未来,“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由此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程序化”的要求。这把我们党的民主视野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谓一个伟大创造

改革开放在经济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尤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谓改革开放的一个伟大创造。但从历史线索上看,“市场经济”概念的提出要晚于“民主政治”。

上一篇:2019江西三支一扶考试时政热点:站在新起点上,不忘改革开放初心(4)

下一篇:2018时政热点必考题:时事政治模拟题(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