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大报

半生致力中法友好,法籍老教师遗体捐献中国科研

点播: 2016-12-03

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孙海华 实习生 周秭沫)那个高个、谢顶,有着孩子般纯真笑容的老头走了。此刻,他正安详地躺在遗体捐献大厅里,身边布满鲜花,接受人们最后的送别和追思。

这个96岁的法国老人,将自己长达半世纪的后半生交给中国,交给了中国的学生、中国的朋友,还有他痴迷并钟情的中国文化。

让·德·米里拜尔,1919年出生在法国贵族家庭,没有婚姻,没有子女,却学习了十几种语言,游历了50多个国家。最终,1976年——中国最困难的时期,他从香港来到这里,并选择偏远的西部,在西安外国语学院(现西安外国语大学)留教,一留就是近40年。

“让”,是和他共事的师生、热爱他的朋友送给他最简洁的尊称。而谈起让,人们最多提及的是他的“可爱”和“可敬”。

刚到西安外国语大学任教时,让骑着自行车。(资料图片)

让有些“吝啬”。校园角落的3层小楼上,是他异常简朴的家。60平米的空间,停留着80年代的陈设。3面漆色陈旧、塞得满满当当的书架,占据了大部分空间,剩下的就是几张桌椅,以及铜制大雁塔、仿制兵马俑、乡村烙铁画,甚或是毛绒熊——这些学生和朋友们送给他,并不昂贵,却每每带给他快乐的“小玩意”。

一只袜子,他会缝缝补补穿很久。一日三餐,常常是一点面包、一杯牛奶和奶酪。衣柜里,为数不多的几件旧衣,一件绿格子衬衣已经穿了20年。有朋友邀请他到家里做客,让竟会带上前一两天剩下的饭菜,“这个还没有坏,我们一起把它吃掉。”

“吝啬”的让,却又极端慷慨。他是第一批中法交流专家,原本应领取法国和中国的两份工资,但头一年,他就主动推掉了中国的这份。他说,钱应该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去。

让安详地躺在遗体捐献大厅里,接受人们最后的送别和追思。(孙海华摄)

刚来时,学校还没有电教设备,让自己掏钱,找关系从国外捎回几十台“砖头录音机”,发给了法语系的教师们。还有教学用的电视机、科研急需的图书和资料,也有不少是让用自己的工资从法国带回。

让的慷慨,还改变了很多农村青年的命运。他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帮助一批又一批的中国学生学习法语,出国深造。同时,引荐许多法国朋友来中国讲学交流。

让帮助过的留学生太多了,仅医学类的就有至少40多位。他亲自帮助他们联系国外导师,甚至是住宿的地方,还说服法国卫生部门官员,给留学的医生提供奖学金。

对中国文化极度痴迷的让,自学汉语,并研究中国历史,完成了多部有关中国文化的学术著作。(资料图片)

对这些留学生,他只有一个要求——学成后,一定要回到中国。今天,陕西省的许多重要科研岗位,特别是医学岗位,都有让曾经资助过的学生。

“医生的职业是拯救生命,帮助一个医生就等于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让曾说过,帮助中国大夫到国外去,可以学习更先进的现代医学,还可以把传统中医的精华带到国外,发扬光大。

让有个中国名字“米睿哲”,他还拥有一个“米睿哲中国爱心教育助学金”。他用收入订阅杂志、购买教学设施,不断资助山区里的贫困孩子。朋友们称他“乐善好施的洋教授”,每当生日,来自四面八方的祝福卡片都会填满让小小的房间。

发自内心的纯真微笑,是让留给人们的深刻记忆。无论中国还是法国,让的朋友特别多。这个“可爱”的法国老头,总是给每个人以微笑。中国好友回忆:让的笑,背后是仁爱——他的每一次笑容,都在传递着问候和敬意。

法国驻华大使接见让·德·米里拜尔。(资料图片)

)挚友常会给让打电话,问他生活上需要什么东西,让总是多少年如一日地笑着说:“我什么都不需要,我需要你。”对来自法国的朋友,让总是不辞辛苦,担当义务导游,一些著名景点有时一年要跑十几次。

“中国是我感觉最好的国家,这里有深沉的道德和文化。”1984年,让教授退休,他放弃了本应回法国的优越生活,继续留在中国。

对中国文化极度痴迷的让,自学汉语,并研究中国历史,历时6年完成了《明代地方官吏及文官制度——关于陕西和西安府的研究》专著,在法国出版后引起学界轰动。此书后被译为汉语,成为我国第一部研究明代西北地区断代地方史的学术著作。

让还对中国医学怀有浓厚兴趣,以一个西方人的眼光,写成了《简明中医外科学》、《中国古代社会与传染病》两部著作。此外,还用法文发表了30多种研究中国文化的专著,将中国文化介绍给世界。

追思会上,人们深深缅怀这位可爱可敬、将后半生奉献给中国的法国老人。(孙海华 摄)

为表彰他为中法文化交流做出的卓越贡献,1994年,让被法国政府授予最高等级荣誉勋章——拿破仑勋章。1997年,他成为陕西省第一位获得永久居住权的外籍专家。2014年,中央文明办评选让为“中国好人”。

2015年10月10日14时05分,黄叶飘落的秋季午后,这位96岁的法籍老人结束了他不平凡的人生旅程,并再次将自己彻底奉献——根据遗愿,让的遗体捐赠给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用于中国的医学教育和科研。

“我希望,我的遗体能对中国的医学有一点小帮助”让生前这样说。而让的挚友则告诉记者,“让的离去,让夜空又多了一颗更加闪亮的星。”

上一篇:新中法:2016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

下一篇:“占中”头目声称若被罢免议员资格 将再次上街